浙江五金城永康一家老板聘用職業經理人王先生為總經理,應聘時雙方談好所有條件,包括年薪45萬、月薪2.5萬,王先生到任之後,老板並未按照雙方約定立即與王先生簽訂《聘用合同》。王先生再三追問,老板一會兒說公章被業務員帶走,一會兒說因企業名稱和營業執照變更正在刻新公章。在王先生追問太急時,老板會含糊其辭地說:“哎呀,不要再問了,我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直到王先生入職三個月後,雙方仍然未簽訂正式《聘用合同》。一天,老板突然對王先生說:“王總,經過三個月試用,公司董事會認為你工作能力不錯,但英語不好,不適合在企業工作,因此決定終止對你的聘用。”事實上,老板早在雙方第一次見麵時已經獲知王先生英語欠佳,真正解聘王先生的原因是老板一開始就與另一名被認為更合適的職業經理人蔣先生有聯係,但蔣先生一直未明確答複什麼時候前來工作,為了以防萬一,老板先叫王先生來公司工作,但又尋找各種理由不與之簽訂聘用合同。老板的考慮是,如果蔣先生最終決定不來就正式聘用王先生,如果蔣先生來了就讓王先生馬上離開,反正雙方沒有正式簽訂《聘用合同》,你想要去勞動管理部門投訴也沒有證據。於是,當蔣先生正式決定來公司工作時,王先生就成了犧牲品。王先生來得糊裏糊塗,走得也糊裏糊塗,白白浪費了三個月時間。
寧波一家超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年產值200億元,上市公司,全國民企500強,自2009年起開始招聘集團公司執行總裁及主管工礦業副總裁,在浙江、上海及廣東各大媒體大登廣告,浙江、上海及廣東大城市所有高層次招聘會均有派出招聘團參加,全國各大人才招聘網站均有其招聘啟事,浙江、上海及廣東十多家有實力獵頭公司均為其選才,又派人隨政府招聘團到美國招聘,可謂海陸空軍齊動員天羅地網式立體招聘,轟轟烈烈、震天動地,應聘者成千上萬,有在國內知名企業頗有成就的CEO、有屢創奇跡的實力型海歸派、有在國際企業卓有建樹的資深外籍CEO,甚至連曾在豐田公司或西門子公司任高級職務者也前來應聘,但三年下來,仍無一人被錄用,該企業集團對應聘者有近乎苛刻的學曆、資曆和本行業經驗的要求,應聘者稍有一點出入就被排除在外,企業負責人說要寧缺勿濫。三年來企業的招聘成本不下百萬元,幾乎把全世界所有有實力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全部過濾了一遍,但時至2012年初,仍未招聘到集團公司執行總裁及主管工礦業副總裁,這樣,再在地球上招聘下去已無意義,隻有到火星上尋找。此招聘頗為類似高學曆富家金貴女子花二十年時間選男友,從20歲時開始尋找,挑遍全球幾十萬帥哥美男,到40歲時仍未尋覓到,到這時,繼續選擇已毫無意義,女子更應該考慮的是自己已經40歲的“危險”年齡。
廣東東莞鳳崗鎮一家生產民用電纜線的X企業從2008年開始招聘總經理,每當東莞和深圳舉辦的大型高級人才招聘會都必定參加,到2011年底為止,總共參加的高級人才招聘會不下三十次,到公司來參加麵試的應聘人員不下300人,但是,至今仍在繼續招聘。原因很簡單,老板希望找到這樣一種類型的職業經理人:既能順從老板的意誌、完全執行老板的各種旨意,同時又具有高學曆背景、現代管理思想和大型外資企業工作經驗。最離奇的是這樣一件事情:2009年初,公司錄用了剛從日本回國的筆者朋友“海歸派”王先生任總經理,王先生剛剛上班三天,突然發現老板又在籌劃參加一次在深圳舉辦的“金領人才招聘會”,在其所準備的招聘廣告上的第一個職位就是“總經理”。於是,新任總經理當天下午就憤憤地離開了公司。五年多來,到該公司應聘總經理的人不下100人,該公司要麼是隻招不聘,要麼是總經理到位之後往往不足半個月就勿勿離去。五年來,沒有一位總經理能夠工作滿一個月時間。直到現在,該企業仍然在東莞、深圳、廣州等地大肆招聘“總經理”,每逢這些城市有“群英招聘會”、“金領招聘會”、“國際人才招聘會”時,該企業每場必到,剛開始時,該公司招聘展位上還有人應聘,但是,久而久之,當人們發現該公司一年四季都在招聘總經理時,公司招聘展位上門可羅雀。如果讀者細心留意《深圳特區報》每逢“群英招聘會”、“金領招聘會”、“國際人才招聘會”時的“招聘單位介紹欄目”,就可以知道這家企業的名稱。很多職業經理人評價該公司說:“它是為招聘而招聘,招聘本身就是目的,永遠隻是招聘,永遠不會真正使用。”就像一個不斷征婚的男人一樣,永遠隻是征婚,而永遠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