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研究的文獻綜述(1 / 3)

中國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研究的文獻綜述

宏觀經濟

作者:李方豔

【摘要】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的大小的問題好似經濟學家和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到目前為止有很多國內外的經濟學家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對通貨膨脹的福利成本做出了估計,本文將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文獻做一個係統性概覽和總結,對比分析不同的估計模型所得到的結果,最終得出對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研究的重要性的結論。

【關鍵詞】通貨膨脹 福利成本 文獻綜述

一、前言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是各國政府和經濟學家最為關心的問題,近30年來全球經濟發展迅速,因而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更為明顯,通貨膨脹帶來的問題就更為經濟學家以及各國政府所關注了,為了避免通貨膨脹或減少通脹的福利損失,各國政府采取很多措施抑製通貨膨脹。那麼為什麼各國政府對通貨膨脹如此關注,通貨膨脹究竟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經濟學家們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對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的估算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正如我們所知,經濟學本質上追求的就是效用最大化,而持有貨幣可以產生直接效用,但是通脹使得持有的貨幣貶值即實際貨幣餘額下降,最終導致社會福利水平下降。名義利率決定了家庭持有的實際貨幣餘額的機會成本,實際貨幣餘額的邊際成本基本為零,當名義利率大於零時,實際貨幣餘額的機會成本和邊際成本就會有差額,那麼就會產生無效率。高通貨膨脹率推高了名義利率,那麼就使得持有實際貨幣餘額的機會成本升高,此時機會成本和邊際成本的差距也加大,從而造成了更大的福利損失。對通貨膨脹的研究是貨幣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但是通貨膨脹的福利成本相對不明顯,所以經濟學界一直在努力探討對溫和的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的計量方法。

目前為止,國內外對通貨膨脹福利成本所做的研究中,Lucas2000年的研究是最具影響力的。2000年,Lucas在他的文章中總結了前人對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的研究成果,然後利用美國1900~1994年的數據,對美國通貨膨脹的福利成本進行了研究和估算,得到的結論是:根據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當年通貨膨脹率為10%時,給美國消費者造成的福利損失僅僅是收入的1%左右,這也就意味著隻有增加大約1%的收入才能確保通貨膨脹率為10%時的消費者福利水平與沒有通貨膨脹時的福利水平相同。對於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福利損失的問題,在1996年,Dotsey和Ireland已經做了相關的研究,雖然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結果卻很相似,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對於美國經濟,當通貨膨脹率是4%時,會給消費者帶來大約0.41%的收入損失。如果根據以上結論,我們完全可以忽略通貨膨脹,因為雖然通貨膨脹率比較高,但是對社會福利的影響卻是很不明顯的甚至可以忽略,如此一來,隻要把通貨膨脹比率控製在一定的水平上,經濟的發展、具名的福利就不會受到很大的損失。然而對於顯示經濟而言,我們的直觀感受卻是相反的,通貨膨脹的確影響了我們的福利所得。事實上也有學者做出了相應的研究,得出結論符合現實經濟情況。Yang ruWu和Zhang Junxi在1998年和2000年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基於美國的經濟狀況,如果通貨膨脹率上漲4.5%時,帶來的福利損失將會超過5%;Lucas曾經在1993年的一篇文章中給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利用雙對數函數通過購物時間模型估算出通貨膨脹率上升到10%時,會帶來收入的大約1.5%的福利損失;而2003年陳利平在其文章中給出了一個比Lucas估計的1.22%的福利損失更大的一個結論,他測算的結果是根據美國經濟數據6%的通貨膨脹率將會產生相當於收入的1.56%的福利損失。針對以上結論,我們不能斷定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有特別大的影響,但通貨膨脹對福利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政府刺激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通貨膨脹。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和研究現狀

(一)國外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研究文獻概覽及現狀分析

通貨膨脹福利成本的研究模型各式各樣,不同的學者關注的角度不同,其所用的模型就會有差異,消費者剩餘方法、內涵貨幣效用模型、現金預留模型、購物時間模型、貨幣搜尋模型等等,其中有局部均衡模型也有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一般均衡模型,無論采用何種模型,最終得到結論都是通貨膨脹對福利損失的影響是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