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事件營銷中,就總讚助商來說,無論是讚助金額還是合作層級都是最高的。但隨著廣告主日趨成熟,為了世界杯營銷而營銷的廣告主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總讚助商角色望而卻步。在本屆世界杯中,除了新浪之外,其他所有的門戶網站在總讚助商一欄中實質上都是空白。
而中國移動,從2006年德國世界杯、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南非世界杯,都是選擇新浪作為總冠名的網絡媒體,顯示出它對新浪媒體價值的持續認同。但即使是有實力的廣告主,對於網絡營銷也不僅僅隻是要一個名頭,而是越發務實,更加關注傳播效果。另外,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及終端公司的3G大戰也無一例外選擇了新浪平台進行世界杯營銷。
汽車行業是最早嚐試互聯網營銷的行業之一,擁有豐富的互聯網營銷實踐經驗,對於互聯網營銷創新的體察更為細微,對於營銷效果的評估十分嚴格。在南非世界杯期間,共有18家大型汽車客戶選擇新浪作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互聯網營銷平台,說明它們充分信任新浪的營銷能力。
不論是重量級讚助商的持續合作還是網絡營銷新貴的青睞、資深網絡營銷企業的信任,從本屆世界杯的廣告收入、獲得的客戶數量,尤其是後期廣告主的反饋來看,新浪的媒體價值和營銷實力得到了廣告主的進一步認同。
正如杜紅所說:“今天互聯網重大事件的報道,拚搶的不僅僅是手中的資源和報道速度,而是一個綜合性的考量,不僅僅要有數量、質量,還要有自己的媒體視角。隨著新的網絡應用以及用戶新需求的出現,對互聯網媒體資源整合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新浪在世界杯中遠遠領先於競爭對手的原因所在。”
每秒3000條微博,是怎麼做到的?
文/閆芬 周再宇
新浪 微博 伊利 世界杯 Twitter
正是由於互聯網的出現,受眾與媒體互動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滿足。互動,正成為網民衡量一個媒體是否能滿足受眾需求的一個重要條件。從BBS、QQ、博客到SNS再到微博,是一個逐漸擴大互動交流範圍和速度的過程。
微博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網民表達自我,展現其豐富的個性化視角。它的實時傳播和幾何數級擴散的傳播形式迎合了受眾對於互動交流的需求。CR-尼爾森副總裁馬旗戟表示,微博在世界杯開賽前一些突發事件上的表現讓人們進一步了解了微博的特性。
“我們這次大膽使用微博做新聞報道,很多重要的、第一手的新聞,包括花絮,我們要求前方記者用微博發過來,運用最新的互動產品全方位報道賽事。”新浪網總編輯陳彤說,微博是新浪世界杯營銷突破同質化的一個重要撒手鐧,微博在世界杯網民中已經形成高滲透,而世界杯期間新浪微博的傳播效果讓更多的企業開始了解和關注這種傳播形式。
小微博見大世界
在新浪微博的“圍觀世界杯”主題活動中,網友不僅可以利用網絡、手機等終端隨時關注比賽進程,分享賽場信息和意見領袖的侃球言論,還可以方便地添加自己喜愛的球隊標簽,找到“球味相同”的球友。作為主題板塊,“圍觀世界杯”采用了動態的信息更新係統,第一條信息會被後續的信息頂下去,由此網友可以直觀地看到1分鍾以內發布的信息、被轉播最多的視頻以及主題最鮮明的評論。
為了方便球迷表明立場,新浪微博推出“披國旗”活動,在南非世界杯比賽的1個月內,共有252萬餘人參與新浪微博“披國旗”遊戲。
除此之外,新浪微博還推出“比分競猜·贏大獎”等活動,甚至還有微博用戶自發組織世界杯活動,例如蔡文勝就拿出32台iPhone舉辦世界杯四強競猜遊戲。漫步者、愛國者、《青年時報》、《新晚報》等也通過微博平台開展互動活動。
擁有眾多明星資源是新浪的一大優勢,這一點在微博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新浪微博,草根球迷可以與數千名明星名嘴進行線上互動。其中,知名體育解說員韓喬生在2010年6月12日開通新浪微博,短短3天就贏得了4萬粉絲關注。
然而,線上交流畢竟還局限於虛擬,如何將微博用戶線上的虛擬關係轉換成線下真實關係,將世界杯的激情帶到現實中來?新浪微博同城會活動係統的上線為這一問題提供了參考答案。微博同城會發起同城看球活動,號召微博博友一起看球,參與活動的球迷在觀看比賽期間拍照片上傳到微博,就有機會贏得手機等禮品。南非世界杯期間,新浪微博用戶一共發起了數百次同城看球活動。
據新浪微博最新出具的《2010世界杯球迷報告》,經過1個月世界杯的積累,與世界杯相關微博數超過了4300萬。在單場比賽的兩小時內,微博數一度突破了300萬,峰值超過了每秒3000條。這些數據與微博始祖Twitter的峰值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