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似乎是真心想要告誡許天一些職場上麵的經驗,語重心長對許天說道:“這次的事情啊,說大也不算大,畢竟你隻是跟他頂了幾句話,也沒犯上麵實質性的錯誤,所以就算是他要報複的話頂多也就是領導的一次談話或者警告什麼的。”
“到了關鍵時候你就拿出點錢來,就當拿錢學習東西了,別舍不得,要不然上麵的人也會記著這事!”
許天知道小李是什麼意思,他是要自己給主任去送禮,或者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讓自己給那個田老師也送點禮收買一下,省的他們以後合起夥來算計自己。
許天不置可否的笑笑沒有說話,小李看許天的表情也知道自己說的話他並沒有聽進去多少,當下隻是覺得這個年輕人實在是太固執了,非要等到吃了大虧才肯向現實低頭,也沒有多說什麼便轉過了身。
其實許天並不是固執,而是因為他已經把這個社會的規則看到很明白了,雖說他以前常年和師父兩人住在山上的道觀裏,一年到頭下不了幾次山,但是這並不代表他脫離了現實中的社會。
每一次下山,師父常陽明就會專門帶他到城市裏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帶去觀察那些路人,或者是去餐廳看看現在的人就餐,聽聽他們在聊些什麼。
還有就是在他已經把孫思邈的《千金藥方》也熟記於心之後,常陽明便隔一段時間就帶他下山行醫,在行醫救人的過程中,他也算是已經看便了人生百態。
比如說麵對重病的老父親,三個兒子互相推脫,誰也不想照顧,甚至在常陽明幫他們的父親治好了病之後他們還是那樣,而當老父無奈的說出誰照顧他的死,那他這些年攢下的私房錢就是誰的了之後,那三個人又爭搶著要照顧他。
還有本來相愛的一對夫妻,在妻子得了一種現在醫學難以治愈的絕症之後,男人竟然就狠心拋下了妻子和隻有三歲的女兒,和情人一起出了國。
當然了,許天也不是沒有見過那些情深意重,不管經曆了什麼樣的磨難依然不離不棄的親人,和愛人。
但是,僅有的那幾次讓人感到悲痛的救診經曆,還是讓許天更深刻的認識到了人性。
而因為許天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裏幾乎有三百五十天的時間是在山上待著的,所以對於每一次的下山,他都印象深刻,而對於每一次下山在城市裏的經曆,他更是難以忘記。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很清晰的明白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如果總結一下的話,那無外乎就是一句話:你要對所有你將有可能求助於他們的人表達出最大程度上的尊重。
這種尊重或許包含著言不由衷的誇讚,或許還有心口不一的巴結。
但是你說不定哪一天就要有求於他,所以,就算你再怎麼不情願,也要小心翼翼的陪著笑。
總的來說,這就是一個陪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