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共謀發展 裨益香港再續輝煌
重點報道
【本刊訊】7月24日,“一帶一路”國際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全球13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齊聚,分析戰略將帶來的潛在機遇。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周穀平、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李鋈麟、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副主席丁誌威出席活動並擔任主禮嘉賓。
曾俊華在致歡迎辭中表示,香港作為聯繫國際與內地市場的紐帶,在金融、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等上具有優勢。國家“一帶一路”的推行以及亞投行的成立,將為香港帶來龐大商機,包括物流、貿易、金融、旅遊等在內的香港特區支柱行業都會從中獲益。而且,“一帶一路”將為香港帶來商機,金融、旅遊、貿易和物流、專業服務等支柱產業以及科技、創意等新興產業都將受益。今後30年甚至50年,“一帶一路”建設或將帶動香港經濟發展。
曾俊華強調,香港有“一國兩製”的優勢,與內地的關係密切,是世界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戶。香港擁有的金融、物流以及地理區位、專業人才、市場網絡等優勢,可以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香港將尊重市場規律,由市場配置資源,令投資者獲得回報。同時他指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經濟體需求疲弱、增長乏力,“一帶一路”建設有助解決這一困境。“一帶一路”建設願景以及亞投行的成立,未來幾年將被視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其表示歡迎。
仇鴻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涉及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係統工程。熟悉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區域內貿易投資、互利共贏的規則和秩序,是順利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所在。在構建“一帶一路”的法律支撐體係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為相關企業提供明確標準和指引。仇鴻指出,一方麵要深入研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體係,規則製度等,為企業提供指引;另一方麵,也需要針對“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機製設計、製度安排,在合作模式、法律框架等諸多方麵建立標準、秩序。
李鋈麟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打開中國市場的一扇門,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國家已出台政策支持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特區工商業者可以借此契機,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來。他強調,香港各界有必要讓香港青少年了解“一帶一路”這一國家戰略,更好地了解國家最新發展動態,獲取更多的發展訊息及機會。
此次論壇由香港世界貿易組織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主辦,全港各區工商聯、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香港城市大學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協辦。(採編:楊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