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靚穎:我不是十年前的我(1 / 3)

張靚穎:我不是十年前的我

精英人物

作者:南音 黃曉雅 黃冬苑

張靚穎素來喜歡列行事曆,每一個階段,每一步,都按著計劃走。她不玩跨界——不去當主持、演戲、拍影視——而是一門心思把熱愛獻給唱歌,畏懼成為“三心二意終將一事無成的人”。距離當年選秀出道已整整十年,參加《我是歌手》,對她來說,就像是給觀眾交出了一份成績單,直接交底:這十年,她在這條音樂路上學了些什麼,能回饋些什麼。

她也想知道自己到底能在這樣頂尖的舞台上交出怎樣的答卷?不需要對錯,也不看重成績,她需要的是勇氣,“需要的是突破自己,我不存在技術瓶頸,但是精神上麵有一部分我覺得我不如2005年,那種衝勁。”

還好,她來到這個舞台。在經曆了第一場錄製的忐忑後,她似乎又找到十年前的自己,像當年踏著人字拖一樣,如今她能在後台光著腳丫四處串門。

十年前 十年後

記者:據我了解,靚穎並不是很喜歡參加綜藝,為什麼這次來參加呢?

張靚穎:我沒有把它當成是一個綜藝來參加。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就是,有一個機會可以唱我平時唱不到的歌,然後又是在一個比較好的環境裏麵,可以淋漓盡致,可以少一些顧忌,關鍵就是可以唱得很爽。(笑)

記者:在這之前,洪濤老師其實已經邀約過你好幾次了。

張靚穎:第一次、第二次的時候我還不是很了解,因為看同樣差不多類型的節目也蠻多的。另外的話,我前兩年的狀態也沒有到那種真的想要這麼做的一個欲望,沒有那麼強烈。

記者:十年之後再回到比賽中,心裏壓力大麼?

張靚穎:十年之後再參加這一類的節目我有壓力,但我的壓力是自己這一方麵的,我怕大家依然隻看到十年前的我。我說實話十年還是有進步的。我想要去證明的就是,我不是十年前的自己,我覺得那時候我還不是專業的歌手,十年前剛結束比賽的時候其實覺得大家對我言過其實,我心裏是沒有底的。但這也是我的動力。

記者:你覺得《我是歌手》這個舞台和其他你唱歌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

張靚穎:應該怎麼講呢,其實我從第一場的時候就想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改動。但是第一場選了《我用所有報答愛》這首歌,改動並不大,因為這首歌原本的框架和風格指向性非常明確,隻能做小的調整。我一直都說自己是一個腦力工作者類型的歌手,我非常願意對歌曲進行再度創作,把它玩出花樣。所以對我來說很大一部分樂趣是在前期,我怎麼樣設計去唱這首歌。平時沒有這樣的機會,平時對我來說稍微有點死板,這裏是一個發揮我跳動的本性的一個機會,一個地方。

記者:這次參加《我是歌手》,女神範十足,看得出團隊在服裝和造型上花了很多心思,你喜歡女神的feel嗎?

張靚穎:這一次的造型,也是想要配合每一首歌曲不同的變化,這也是這幾年我想要突破的地方,想讓大家看到我這些年的進步,這也是我表演的一部分,所以會做一些新鮮的嚐試。

記者:聽說你已經做好了13期歌曲的準備?

張靚穎:來之前我就說,不能因為這個節目很紅就來。我必須要確定我能不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新的東西,不能再讓別人看到十年前的張靚穎,所以我來之前就把要表演的東西都想好了,大概的想法想好了才跟導演說我要來。

當然也做好了隨時被淘汰的準備,因為舞台上每個人都很強大,所以我應該是好的壞的準備都有。在舞台上我想要表達不同的方向,這些年我學到的東西用音樂表現出來了,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記者:選歌糾結嗎?

張靚穎:選歌也是問題,做太多準備也會讓自己糾結,每期都會想到底選哪個,但最終都是看我當時的感覺、有沒有更好的想法。包括跟老師有沒有新的感受和處理方式,當然也包括我當時的心境、頻率有沒有在這首歌裏麵。

記者:每一季都有選秀歌手,你覺得是節目組故意歸類了嗎?

張靚穎:我覺得並不是因為我們是選秀歌手所以被邀請。我覺得洪導是個很感性的人,另外他邀請的所有歌手他都有去聽現場,確定這些人可以來《我是歌手》,是不是跟這個節目相符合。

記者:你會有“為選秀歌手正名”的使命感嗎?

張靚穎:說到使命感,我比較不知道怎麼說。我剛剛出道時大家說我們是一個現象,我自己也會覺得我們是一個現象。但這麼多年,你不可以原地踏步,當你離開選秀的舞台,你要做到用專業的水準去要求自己。所以在這次的舞台上,我特別想讓大家看到,這些不是我05年就會的內容。我很感謝大家的認同,我自己也想看到自己這些年在舞台上學會了哪些,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