劄記
名利場
黃前柏:對於現有轉移支付製度的改革,在確定“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基本方向後,嶽希明教授提出分類撥款模式或許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即盡可能較少按項目申報和審批分配資金,改按因素法分配,增加資金分配的透明性,也即采取專項轉移支付與一般性轉移支付中間地帶的分類撥款模式。
喬欣:“我們這裏雖然大部分人都很窮,做官的人卻很富有,但是要想成為做官的人,就要送很多錢才能通過考試。”這是我在柬埔寨暹粒期間聽當地居民介紹的。他今年22歲,小學畢業後出來謀生,已經是家裏的頂梁柱,父親是木匠,母親開了間雜貨鋪,家裏另外還有5個弟弟妹妹。在他看來,中國有兩件事情讓他覺得很奇怪:一是參加婚禮要先“交錢”再吃飯,二是生孩子也要有限製。
穀文:某日午後,師來電話:某專家問我平民參政與公共財政之間的關係,以及財政績效是否可以深化到全民公決項目的程度,以避免像PX項目之類的尷尬。
我:嗯,您怎麼回答的?
師:我請他大吃了一頓,這人怎麼餓的胡說八道了。
亓坤:“領導一個新想法,我們的下麵人跟著團團轉,而很多時候領導的想法往往是沒有根據的‘突發奇想’,但我們忙活了3、4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突然一天,領導又有了更新的想法,於是我們又開始忙新的‘工作’。”這是基層官員的苦述,更是他們的無奈。
朱靜:和一位旅行社老總聊天中,談到節假日旅遊景點的爆滿以及出現的各種“堵”……不料這位老總說:“你隻看到假期旅遊人數的增多,但是你可知道,現在我們的生意有多慘嗎!”接著老總表示,往年不少國企和事業單位都會組織公費出遊,自從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後,來自企事業單位的大訂單紛紛縮水,自家的生意減少了80%。老總不禁感歎:“好日子沒有了。”
史可:當代中國人缺乏高貴的精神氣質?近期的一些經曆帶給了筆者這樣的思考。場景一:某全球性的活動上,一個國外靚模吸引了台下的男青年輪番與之合影。過路人歎了口氣:內地人真是太屌絲了。場景二:某高端樓盤發售,麵對一群豪氣出手的買家,有人慨歎:僅有土豪精神焉能住出貴族氣質。
陳琴:此次采訪和查閱信息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涉及到政府具體實施部門和具體操作時,媒體會選擇性簡化報道,這些部門會選擇性失聲,公眾會選擇性質疑。事實是,當事部門和人員做了大量工作,當然,也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但問題是,如果我們都選擇性地忽視和抵製,把頭埋在自己的沙子裏,我們還能期待還有理由呼喊“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