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仙子女俠與江湖高手(2 / 3)

“無事。”寨主想了想,繼續道:“寨中正好缺個讀書人,我觀你爺孫二人也可憐,不如隨我入了寨子,做個掌筆先生如何?”

原來那寨主見老人雖然穿的破破爛爛,卻難掩一身書卷氣息。這寨主雖然看起來是個粗人,但內心卻頗為細膩,不然也不可能讓寨中百十號從天南海北逃來的武人信服。他覺著寨子中還是需要一個讀書人,這樣以後行事多少方便些,故而便起了收容老幼二人之意。

反正也不缺兩張嘴吃飯嘛。

老人想了想,竟然點頭答應下來,讓一旁已經準備使些手段的寨主頗感意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讀書人再清高,沒飯吃也會餓,想來這老頭就已經沒飯吃了。

就這樣,老人牽著稚童,稚童握著腰間木劍,隨著一行土匪上了山,這一住就是五年。

起初,沒有人知道寨主為什麼收留這一對老小,雖然他們看起來確實可憐,可這裏也不是救濟之地啊。但這些漢子們與老人日漸熟稔後,方才明白寨主的深意,這個姓李的老頭教會了他們識得什麼是高手氣概,在下山劫掠時可別瞎了一雙招子,惹了不該惹的人。還為他們設計了打劫時的號子,那句“拿財買路,留貨消災。”可真他娘的霸氣,搞的現在寨子裏的兄弟們每次劫掠前都要喊上好幾遍,使得那些被劫的客商都有些憂鬱。

他娘的,被劫也就罷了,還是被些神經病劫了!

李老頭嗜酒,每次寨中聚會老頭都要伶仃大醉一場,寨門上那“清風寨”的名字便是他在一次喝醉後揮墨而提,說是有清風拂大崗之意,反正這些漢子也聽不懂,隻是覺著這個名字和那句號子一樣,好聽的緊。而且老人最喜在聚會時為大家夥講些江湖韻事,什麼千年前的刀法宗師一刀之下滄江斷流啊,什麼讀了一輩子的老書生在一夜悟得天地真意,成為天地間第一位由文道入武道的宗師啊。他還說大漢鐵騎入蜀時,天劍山上百劍起,卻連人帶劍折在了蜀道天險上,屍骨無存,後來還是天劍山主親自下山收了斷劍,在天劍山後立下百座衣冠塚,據說那日天劍山上陰雲密布,萬劍悲鳴。也正是如此,自今天劍山依舊被那座高高在上的朝堂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若非江湖有江湖的規矩,那些蟒袍紫衣之士不願激起江湖仇恨,隻怕那數十萬鐵騎踏破西蜀都城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上了天劍山。

那時老人端起酒壺,長歎道:“大勢所趨,便是神仙來了又何用?隻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清風寨的好漢們也聽不甚懂,隻覺著這老頭的故事講的很不錯啊,聽的他們是津津有味,就是不知為何,那一刻的李老頭看起來似乎有點悲涼。

而跟著老人一起上山的稚童,也在這些年裏個子漸漸拔高,一點點變成一個少年。寨子裏的漢子們早知曉他叫杜宇,至於李老頭的孫子為什麼不姓李,他們懶得問,老頭也懶得說,他一直稱呼少年為杜小子,這些漢子們也都叫他杜小子。

少年杜宇性子機靈,對誰都是一副乖巧的笑臉模樣,頗為討喜,這些年寨子裏那些糙漢子們沒有不喜歡他的。而他隨身帶著的那把木劍,也在他不懈的磨刻下,終於有了長劍的樣子,隻是不知那是什麼木,這五年時間非但沒有腐朽,反倒愈加堅固,顏色也由淺變深,入手有絲絲涼意。

曾有漢子玩笑問道:“杜小子,你這破木頭莫不是什麼不起眼的寶貝,咋就和外麵山上砍下的木柴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