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戰略與小組問題
多樣性是建立在小組基礎上的一個問題,因此解決的方法隻能在小組或團隊的基礎上尋找,因為對多樣性的認識存在於個人和小組的層麵上。換句話說,重視多樣性的團隊更有機會來提高它們的效能。這是因為重視多樣性意味著人們對工作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並學習、利用多樣性來為全隊服務。學習是一個對一種經曆所包含的意義進行新的闡釋或校正的過程,而這種經曆指導著其後的理解、欣賞和行動(Mezirow,1991)。當一個人判斷事物的原則發生改變後,其學習也需要進行重大的改變。而這種原則是源於人們的感覺,對世界的認識,及對他人和自身的看法。
人們判斷事物的原則有兩個方麵:
思維習慣,源於社會語言學、心理學和學習的體係
觀點,也受思維習慣第一特點的影響
民族中心主義意味著,如果事情與人們自己文化中發生的事情類似,人們就認為事情是好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做的,因為他們已融入了一種特殊的文化中,他們相信那裏的生活方式是最適合他們的,即人們吸收了他們文化中的價值觀和信仰。當遇到不同文化的時候,隻有當人們準備否定自己的文化並欣賞不同文化的時候,他們的民族優越感才會降低。
因此,參照體係包括人們在詮釋不同文化時的情感、觀念和判斷。它是一種意義或知識結構,可以提高,也可以限製人的思想。
對於提高意識和學習實行多樣化步驟所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維技巧來說,小組戰略非常有效。批判性思維要求參加者參與到一種有組織的過程中,並強調任何一種過程都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去了解。這種戰略的目的是鼓勵人們對自己的假設進行批判性的思考。(Sofo,1995)意識和對自己所作假設的挑戰能使人們改變他們看待事物的原則。小組戰略可以鼓勵人們對問題的內容和進程進行批判性的反思。比如,多樣性問題可以用來改變觀念;鼓勵人們批判性地思考問題存在的前提,從而改變他們的思維習慣。
這個過程需要全麵、開放的參與和討論,重點是投入,聽取問題組成員們的討論。這些成員短時間公開討論一個問題,然後,發表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他人員則在類似於玻璃魚缸的結構中聆聽和觀察。在問題組結束討論和表明觀點後,其他小組輪流提供信息反饋並向問題組提問。組與組之間的互動應該同時、合作和無防備。自我聚焦組明確問題組內在和外顯的假設和觀點,描述體現開明、尊重不同觀點的例子,以及問題組成員相互交流的事例。然後,客觀組詢問問題組以外的假設和參考體係(例如從經濟或從競爭優勢的觀點,或從利益相關者的觀點)。然後輪到觀點組和選擇組。最後,“直升機”組對他所觀察到的整場討論和所有的互動行為進行評論。為了降低複雜程度,也可以減少參與觀察和評論的人數。在彙報和提問之前,給每個小組一些時間討論他們所觀察到的情況,是非常有用的。最後的提問可以提這樣一些問題:學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對於個人成長,團隊、組織發展的啟示是什麼?
小組戰略如上描述的那樣,其實它是鼓勵人們在具體的情況中確認原則,懷疑原則,提出其他選擇,使個體能夠決定要做什麼。這種戰略鼓勵鑒別想象和現實之間的不同之處。小組戰略提高了人們對於多樣性和行為方式差異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變革存在的基礎。
重構:建構多樣性的途徑
樂於接受各種設想是再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麵,隻會設想而拘泥於其中是遠遠不夠的。樂於接受不同的設想可以使我們具有辯證的思想,提高認識的多樣性。
我們鼓勵人們進行主觀再設計,使他們對自己的設想,自我設計的參考內容,思維方式的形成與來源有一個辯證的考慮。這是最有效的學習經驗。當人們對自己那些已被認可的設想提出質疑的時候,是十分有益的。
辯證思維與個體有關。個體可以辯證地考慮自己的想法、感覺、行為,也可以辯證地思考別人的言語行為,在這兩種情況下,辯證思維屬於個體活動。主觀再設計與客觀再設計都包含有個體的辯證思維,但兩者又互不相幹。團隊進行辯證思維有許多好處,個體也是如此。團隊再設計尤其與多樣性問題有關,因為多樣性問題涉及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