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轉移到京城,因為五位輔政大臣的聯合勸阻,大明天子朱祁鎮並沒有急著處置唐海和龍清泉。收了秦風賄賂的王振也因為五位輔政大臣的聯合幹預而不敢在皇上麵前將秦風的意思傳遞給皇帝。這一下最著急的莫過於秦風。因為他早就和倭寇有所勾結,作為兵部的二把手,他經常向倭寇傳遞一些明軍的情報,也幫助倭寇打了不少勝仗。正因如此,朝廷中已經有人懷疑有人暗中勾結倭寇,兵部的官員是首要的懷疑對象。有些官員因為沒做虧心事,所以並不畏懼朝廷的調查,但是秦風卻是提心吊膽,當錦衣衛的人查到他頭上的時候,他是花了不少錢財讓這些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了他。當他聽到龍熙寧投靠倭寇的消息時,異常高興。他想要借此機會將事情全部栽贓到龍熙寧的叔叔,戶部侍郎龍清泉身上。於是才有前文所述他和監察禦史馮亮見麵的場景。馮亮和秦風是同年的進士,二人私交甚篤。當時秦風找到他,和他談論街市之上的流言的時候,馮亮的心中微有疑惑,不過監察禦史的職責在於糾察官員,所以他隻是履行職責。但是他漸漸覺得事有蹊蹺,五位輔政大臣是什麼樣的人馮亮心知肚明,既然他們聯合起來為龍清泉和唐海說話,那麼對於這件事情,自己就要重新考量了。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前往福建實地調查,打定主意之後,第二天上朝之時,馮亮便上了一本奏疏,請求親往福建查明真相。皇帝朱祁鎮也覺得此事不宜拖延,當速做決斷。馮亮的上奏倒是合了朱祁鎮的心意,於是他當即同意了馮亮的請求,並且命令他盡快啟程。馮亮的舉動讓秦風心裏有些打鼓。他猜不透馮亮此舉何意。
下朝之後,秦風主動找到馮亮。“賢弟,此去福建山遙路遠,為兄這裏有些盤纏,就權當是賢弟的路費吧。”
馮亮表麵上沒有什麼波瀾,但內心此時已經有些想法了。“秦兄,這路費我還是有的,就不勞你費心了。”
“賢弟,此是為兄的一片心意,還望賢弟莫要推辭。”秦風並沒有把銀子收回去。
馮亮裝模作樣的推辭了一番,將銀子收下了。不過對於收銀子這件事情,兩個人心中卻是各有盤算。秦風想的是馮亮既然收下了銀子,肯定會按照他想要的結果來,雖然自己並沒有明示馮亮,不過他相信馮亮明白自己的意思。馮亮接下銀子之後,更加肯定龍熙寧投靠倭寇的消息不真實,並且懷疑秦風有問題。收下銀子隻是讓秦風的心放下來。
和秦風分別之後,馮亮並沒有著急回家收拾行裝,而是去了一趟天牢。他要看一看龍清泉和唐海的情況。
龍清泉見到馮亮,心中對於他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彈劾自己致使自己現在身處囹圄的事情還是有些心懷芥蒂。在這樣的情況下,馮亮並沒有和龍清泉進行過多的交流。唐海和龍清泉的表現有些不同,他對馮亮的做法是比較理解的,馮亮和唐海倒是聊了不少。對唐海有一個初步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