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釋放改革活力
當代聲音
作者:本刊評論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社會發展活力。讓社會活力與市場活力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我們的改革才能尋求到“最大公約數”。
然而,現實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障礙,不同程度地抑製了發展活力釋放。如何全麵深化改革,釋放改革活力,考驗著各方的決心、勇氣和智慧。
活力從魄力中釋放。
改革需要魄力。必須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製機製弊端。不敢想、不敢大膽想,不敢幹、不敢大膽幹,就無法推動、深化改革。
改革就要不做“太平官”、不當“老好人”,就要既有老黃牛的品格,又有千裏馬的氣勢,既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戰略家,又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幹家。特別是在一些問題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更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及壯士斷腕的決心,義無反顧、奮力向前,敢向困難開戰,敢向矛盾亮劍,打破阻礙社會活力釋放的牢籠。
活力從權力中釋放。
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製。從社會治理的本質來看,雖然有需要控製和監管的一麵,但更重要的還是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日前,中央政府已“曬”出權力清單,釋放改革紅利。故此,麵對改革,各級政府都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氣,以新一輪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引領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健全行政權力科學化、公開化、規範化的運行機製,加快實現“小政府、大社會”,進一步釋放全社會創造活力。簡政放權,就是給全社會創造活力鬆綁。
活力從合力中釋放。
改革的動力,源於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要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就要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隻有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把蘊藏於社會各種資源、各類組織、各個主體中的活力解放出來,前進才有能量與動力,改革才能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同時,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隻有點燃每個人的激情與信心,彙聚更多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各項工作才會形成強大的推動力。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改革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新一輪改革大潮時不我待。誠如省委書記趙克誌所強調,改革開放是貴州發展的關鍵一招,要激發改革力量,釋放改革活力,努力創造一個激情燃燒的改革發展新時代。(執筆/朱廣彥責任編輯/奚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