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準備集中兵力,馬上開始冬季攻勢,爭取在明年春播之前,征服高句麗。”時間已經不多了,楊林必需趕到漢靈帝劉宏死亡之前,徹底解決自己的糧倉問題,以便自己騰出手來,參與中原大戰。
高句麗的創建人是扶餘國出身的鄒牟王朱蒙。他在爭奪王位失敗後逃出扶餘,最初建立高句麗時連宮殿都沒有,糧食也非常短缺。高句麗推行以軍事力量為基礎的擴張政策,來征服周邊小國。先後征服了周邊的沸流國、沃沮、荇人等弱小部族,逐漸成為淩駕於扶餘國之上的國家。
現在的高句麗王名叫高夷謨,五十幾歲,膝下有五子三女,在高句麗曆代國王中,這位高夷謨算得上是罕有的英明之主,先後擊敗北麵的夫餘、挹婁和東麵的沃沮,使領土麵積向北向南擴展了一倍不止,隨即趁漢朝內部動蕩之際,果決揮兵西進南下,先後奪得玄菟郡等漢朝東北邊境的七郡。高夷謨在國內的威望可謂如日中天,高句麗在他的率領下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時代。
然而這樣的輝煌還能夠持續多久呢?
這天,高句麗王高夷謨帶領著幾個心腹大臣,站立在尉那岩城中央王宮最高的閣樓之上,凝望著尉那岩城山下的一片美麗山河,心頭不由得感慨萬千壯烈滿懷。突然想此時正在北邊征戰的高句麗大軍,高夷謨不禁皺起眉頭。
“唉……也不知三王子現在怎麼樣了!”高夷謨長歎一聲,憂心重重地說道。雖然他有五個兒子,可是他還是最為牽掛三王子,畢竟,他占領的好多土地都是三王子打下來的。
“殿下勿憂,三王子是我高句麗不可多得的戰將,身經百戰,兵鋒到處無不所向披靡,乃上天賜天殿下的一柄利劍。”高句麗的國相李寬,一個精瘦的中年男子連忙上前說道。
“嗬嗬……國相說得是,三王子確實是寡人的一把利劍。”聽到李寬的恭維,高夷謨不由得笑了起來。想起三王子的戰績,他也稍微放鬆了心情。的確,在三王子的兵鋒前麵,還沒有軍隊能夠抵擋。
“殿下……”正在這時,一名身著盔甲的青年將領大聲喊叫著,跑到高夷謨身邊跪了下來。這位青年將領名叫高元正,是高句麗的二王子,掌管著負責尉那岩城及王城安全的三萬禁衛軍。“殿下,三王子有急報傳來!”
正在遐想的高夷謨立即收回思緒,轉過身來看著二王子。高元正立刻從懷中取出一方竹簡,雙手恭敬地呈給高夷謨。高夷謨接過竹簡,不由得想:三王子難道也遇到了什麼困難之事?高夷謨細看了一遍竹簡,眉頭緊皺起來。
“殿下,三王子說了什麼?”見到高夷謨的眉頭緊鎖,國相李寬立即預感到了什麼,他連忙問道。三王子手下,幾乎帶著高句麗的一半軍隊,要是有什麼差錯,高句麗可經受不住這麼大的打擊。
高夷謨背手望著閣樓外麵,沉吟了半響,才低聲說道:“增援扶餘的漢軍,在打敗了鮮卑人,休整了幾個月之後,現在開始了對我們大軍的進攻。三王子問我,是繼續北進征伐,還是班師回朝?”
李寬一愣,占領扶餘不是計劃已久的行動嗎?他疑惑地問道:“漢軍剛剛進攻,三王子並沒有兵敗,為何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呢?那可是幾百裏的土地,怎麼能說撤就撤呢?”
高夷謨沉默了一會,低聲說道:“三王子說,增援扶餘的漢軍幾個月未動,他認為是在等樂浪郡的漢軍平定穢貊人、三韓人。如今漢軍突然行動,就說明漢軍已經騰出手來,有可能從南邊進攻高句麗。他擔心國內不穩,故來信提醒我們。”
李寬一驚,心跳突然之間加快了許多,要是漢軍南北夾擊,那高句麗真是凶多吉少了。“殿下,難道三王子已經得到了準確有消息?”
高夷謨轉過身來,淡然道:“這些情況都是他分析的,並沒有確切的消息。”隨即眉頭一皺,不安地說道:“我也有一種預感,高句麗國內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馬韓、弁韓、辰韓的商人了,估計漢軍已經征服了穢貊,占領了三韓。”
“不會吧,那穢貊人叛亂了幾百年,他們幾個月就征服了?還有那三韓人,不僅有自己的軍隊。而且山高林密,這麼輕易地就被他們占領了?”打死李寬也不相信,不到半年的時間,漢軍會平定樂浪、三韓。
“報……緊急軍情!”就象是印證國相李寬的許似的,有一個傳令兵高舉著情報,大聲喊叫著朝著閣樓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