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幼兒園體育遊戲中的“挫折”教育(1 / 2)

談幼兒園體育遊戲中的“挫折”教育

幼教天地

作者:卞莉

現在幼兒園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各項體育遊戲,體育遊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內容,以發展基本動作為目的的活動。體育遊戲的實施有利於幼兒全麵發展,筆者認為可以把“挫折”教育放在體育遊戲中實施。體育遊戲活動應該注意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創造一些“挫折”,磨煉幼兒的意誌品質,幫助他們形成沉著、冷靜、勇敢地麵對各種困難的性格,培養克服困難、抗挫折的能力。

一、耐心引導幼兒進行“挫折”的練習

在組織體育活動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因懼怕而退出活動,也有的孩子認為活動“太簡單”而失去興趣。所以,選擇活動內容時,要了解每個幼兒在耐力、運動速度、運動量等方麵的差異,並根據這些差異設計、投放材料。隻有在體育遊戲中遇到挫折,並戰勝挫折,才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如“跳水遊戲”適合中大班的幼兒進行遊戲和挑戰,因為中大班幼兒身體發育逐漸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在各種動作的練習中可以把提高動作的技能技巧、全麵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作為重點。活動的最後環節是讓孩子從多條摞高的凳子上走過然後跳下,隨著長凳不斷增高,有的老師提問:“這個高度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太高了?”其實這個高度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運動能力、水平和心理接受能力的基礎上確定的,而且在活動過程中,凳子的高度是逐步增加的,隻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所有孩子都能順利通過,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積極回應幼兒正在“挫折”的情緒

教師應該相信幼兒具有一定情緒的能力,認真傾聽幼兒的內心,並以適合的言辭和行為對幼兒遇到的“挫折”給予認同,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為出現的“挫折”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支持性回應能幫助幼兒戰勝“挫折”。

1.體會幼兒遇到“挫折”時的情緒,給予認同。

幼兒在體育遊戲中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認同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教師要站在幼兒角度,蹲下來,視線與幼兒齊平,用心仔細傾聽幼兒的表述,觀察他們的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在了解幼兒的想法後通過語言、肢體和表情等多種方式給予幼兒“挫折”後情緒的認同。如摸摸幼兒頭、點點頭表示在認真傾聽幼兒的想法,拍拍幼兒的肩膀等,或者用語言“這樣呀……”“老師明白你現在的感受……”等回應幼兒。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認同幼兒的情緒的時候,不要將幼兒遇到的“挫折”情緒感受與情緒行為混為一談。如因為完成不了老師設置的遊戲任務而大發脾氣,憤怒做出傷害自我或他人,如扔東西、砸玩具、踢同伴的行為時,教師要第一時間製止並明確告訴幼兒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如我園給每個班投放羊角球,在體育遊戲中會出現不會玩羊角球而消極,不願意玩,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得開心的時候就踢同伴,教師應該先製止這樣的行為,然後再與孩子交流溝通,不能一味感受幼兒的情緒,並給予認同。

2.孩子出現了“挫折”情緒激動時,擁抱關懷。

社會學家發現,身體的接觸在很多情境下能夠取得好的效果,研究者發現,觸摸時人體會分泌一種有助於放鬆的激素,從而緩解緊張的情緒,還會增加後葉催產素的分泌,這種激素會使人產生愛、信任和親密的感覺。當幼兒在體育遊戲中遇到阻礙和挫折時,孩子情緒可能會非常激動,教師即使當時什麼話都不說,隻是雙臂的擁抱,輕柔的撫摸,也可以在短時間裏降低幼兒情緒的激烈程度。如當孩子剛剛學會拍皮球的時候,你給予一個大拇指,孩子會拍得更積極;當孩子走高橋挑戰成功,順利繞過阻礙物時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就能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