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老政策
作者:
政策新動向
上海將繼續完善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政策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鮑淡如4月13日在參加第四屆上海“民生訪談”時表示,上海將繼續完善企業人才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政策,堅持用柔性的方法滿足多元化需求。據介紹,上海自去年10月1日政策出台以來,已有兩百多人辦理了延遲申領養老金手續,前來辦理的企業退休人員中,私營企業的退休人員占了50%,這一政策為私營企業穩定高端人才創造了機會。
“老齡化程度高,平均預期壽命也較高,且現實情況是,有部分企業人才退休後有繼續工作的願望,社會上對退休年齡呈現出多元化的需求。”鮑淡如介紹,上海60歲以上的戶籍人口達300萬人,占戶籍人口比重22.6%,老齡化程度在全國處於最高水平,上海的預期壽命已經到了男女平均81歲左右。在這種情況下,退休年齡“一刀切”的辦法可能無法滿足部分希望繼續工作的退休人員的願望,所以上海柔性“試水”有利於滿足多元化需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上海推行柔性延遲養老金政策沒有引起社會波動,也滿足了部分多樣化的需求。上海將總結實施的情況,完善相關政策。”鮑淡如說。
上海於去年10月1日起實施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延遲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企業各類人才均可申辦。
長者“樂生活”
香港舉行“長者就業博覽會”推動老年人就業
第二屆香港“長者就業博覽會”14日舉行,21家企業提供600多個空缺職位,專門麵向50歲以上人士進行招聘,吸引了數千老年人前來問詢。
博覽會上發布的空缺職位涵蓋了醫護、銷售、文職、餐飲、保安等多個行業,既有行政助理、會計文員等適合各年齡段的職位,也有喜婆、看護等老年人更為擅長的工作。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主席麥建華致辭說,香港社會人力資源正在邁向老齡化,統計顯示,到2039年,香港將有近三成人口達到65歲或以上。就業市場應為此做出準備,多雇傭這些擁有豐富工作經驗、態度認真嚴謹的長者,讓他們繼續為社會發展做貢獻。本屆香港“長者就業博覽會”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捐助的“流金頌社區計劃,友待長者就業計劃”的一項重要活動。
煙台芝罘區法院出台便民措施老弱病殘孕可優先立案
據悉,煙台芝罘法院日前出台“一站式”便民服務平台,老、弱、病、殘、孕當事人打官司,法院會給予優先立案便利,開辟“綠色訴訟通道”。
同時,對涉及追索勞動報酬、醫療費、撫養費、贍養費和侵犯下崗職工、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的訴訟及老弱病殘孕當事人實行優先立案,對經濟上確有困難,且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給予緩、減、免交訴訟費。
(煙台市老齡辦、芝罘區老齡辦 焉軒、於瑤、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