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進行時

作者:時空

某上市公司靈魂人物突然因病辭世,現任CEO意外落選新一屆董事會,爭奪控製權、公司內鬥及各種猜疑接踵而來,危機一觸即發。三網交叉運作模式,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化解危機的“救心丸”。

由於網絡的廣泛使用,企業危機變成一個常態化問題,從根本上看,主要源於中國改革開放才30多年,企業在快速行進過程中,不可能方方麵麵做到完美。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所有企業都存在顯性或隱性危機,因而,如何快速解決不期而遇且來勢洶洶的危機,如何為企業打造“危機救心丸”,變成營銷領域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企業危機的形象化比喻

如果要用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來形容企業危機的話,那麼用“人突然掉進水裏”這個比喻是比較貼切的。“人”就是“企業”,“水”就是“危機”,“人掉進水裏”就如同“企業陷入了危機”,要把“企業”這個“人”救起來,“時間”的把握很重要。

如果“人”剛掉下去就馬上被撈救起來或是快掉下去的時候被及時拽住,可能毫發無損,類似於把企業危機消滅在萌芽之中,這是最高層次的危機公關,化危機於無形,防患於未然,才是最成功的危機公關,這是已有危機監測服務的公司常遇現象;如果是“人”掉下去一段時間才被撈救起來,肯定已經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需要施用各種搶救行為,才能慢慢恢複元氣,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企業危機現象,也是沒有危機預案企業常用的方法,對於非致命的危機,往往有可挽回的餘地,隻是搜救方式不一樣,損失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是“人”掉下去很長時間都沒有被打撈起來,或者打撈起來之後沒有被迅速正確施救,最後往往非傷即殘,甚至隻能“收屍”,三鹿就是明證。

由此可見,對於企業危機,“時間軸”的把握極其關鍵,如同小感冒和拉肚子,及時治療可迅速痊愈,若不理不睬,任其發展,最後可能丟失性命,用“時間就是生命”來形容企業危機管理的急迫性,可謂入木三分。對於企業而言,第一時間發現危機、第一時間組織營救的意識是極其關鍵的,企業領導人需要有高度重視的基本意識。

企業危機爆發處理實例

如果從危機顯性爆發環節去看處理危機的技巧,讓我們了解一下從實操案例中總結出來的“危機管理三網交叉運作”危機公關解決方法。

案例描述

某上市公司靈魂人物突然因病辭世,隨後兩天的股東大會上,現任CEO意外落選新一屆董事會,爭奪控製權、公司內鬥及各種猜疑接踵而至,引發外界嘩然,媒體的各種質疑和不利輿論紛至遝來,負麵能量越聚越多,危機一觸即發,如有閃失,將會裂變成公司醜聞,導致市場下滑、政府不滿等嚴重的後果。

基於在危機解決領域的良好聲譽和豐富經驗,客戶第一時間找到我們,並如實溝通了他們的現狀和困惑,我們立即展開“三網交叉運作”的危機公關管理行動。

第一網——隔離網,目的是迅速隔離危機,破壞危機繼續發展的環境

隔離網的打造,從實際意義上說,就是及時和相關主要媒體高層直接溝通,達到“馬上報道的媒體延遲報道、必須報道的媒體中性報道、準備報道的媒體不報道”的目的,從源頭上縮小危機的範圍,破壞危機繼續發展壯大的環境,迅速隔離,以免規模化傳染。

我們隨即成立6人危機解決小組,在6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與媒體監管機構和相關重點高層的溝通步驟。因為“人事變動”不是根本性的大問題,所以從企業麵臨的實際情況出發,把企業的難處、企業正在進行的推進步驟、企業麵對這些問題的基本態度和解決原則誠懇地溝通,以求得到諒解、支持和幫助,畢竟企業穩定關係到社會穩定,一般情況下,隻要不是涉及原則性問題,溝通分寸拿捏到位,都能得到相關機構的支持。果然,在經驗豐富的媒體人員執行下,很快完成了這個初步任務,從源頭上遏製住了質疑信息的進一步繁衍和擴散。

執行這個步驟的支持點有兩個,一是執行的公關公司平時與媒體高層資源關係的穩固程度,這不是一個可以“臨時抱佛腳”的活;二是公關公司的執行力強度,包括媒體溝通執行人員的素質、人數、戰鬥精神等,擁有豐富經驗的人員才可擔當此任。

第二網——疏通網,目的是正確回應各方,掌控正在發生的危機狀況

顧名思義,疏通網就是麵對企業內外的梳理溝通,首先要收集各種輿情進行分析,針對突發情況製定出應對策略,根據策略演繹出統一的應對話術,並分別從媒體、員工、消費者等三個角度進行同一宗旨、不同形式的闡釋,通過公司統一發言人來傳達,達到“信息精準、口徑統一、迅速溝通”的效果。

通過全網信息監控的技術手段,對前期所有的相關輿論進行了收集和統計,根據多年對危機公關領域的深入研究和實操總結的方法理論,我們認為此次人事負麵危機的層級屬於中等層級,屬於惡意攻擊層麵的關鍵詞搜索層級,因而在危機應對的基本策略上采用“快速攻擊”策略,以迅速成立危機小組及媒體溝通的動作來應對這種敏感的謠言和誤解,在麵對媒體、公眾和員工的基本態度上,采用從事實真相出發、坦率誠懇、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的態度與各方溝通,表現出積極坦誠、勇於負責的正麵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