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
從朋友處得一線索,在我們的鄰縣有一個叫威武莊的村子,村旁有一座供灌溉用的小型水庫,經久未幹,常見有魚跳躍,偶有老叟小童垂釣其中,能獲大鯽。我們幾個喜歡尋幽探勝的釣友便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躍躍欲試,準備一探威武莊。
終於,在5月初的一個半陰微風的早晨,我和小趙、小裴兩個釣友驅車一路打聽前往威武莊。歡聲笑語劃破了清晨的寧靜,出釣的喜悅與期待之情溢於言表。大約在早晨6點到達目的地,打開車門,一股濃鬱的油菜花香直鑽了進來,讓我們飽飽地吸了個夠,頓時整個的心都像讓蜜浸了一樣,甜得都有些膩了。放眼望去,在一片片油菜花的簇擁下,一排排楊樹的掩映中,依稀可以見到一汪靈動的碧水。收拾好釣具,徑直來到水邊。這水庫還真是不大,正北麵是一個石砌的水壩,也是這座水庫最寬的地方,東西大約有150米,沿著水壩的兩側向西南方向逐漸收攏,整體形狀就像個大漏鬥,南北長度最多也就在400米左右。岸邊的許多楊樹都斜斜地向水中探著身子,三五隻水鴨正在碧水間追逐嬉戲。這裏沒有走馬燈似的電魚、網魚的船隻,沒有隨處亂丟的垃圾,讓人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祥和之氣。直覺告訴我,這似與世隔絕了的小水庫一定是一個絕佳的釣場。
我選擇的釣位是水庫東南一個略微突出的部位,5.4米釣竿拴0.165毫米粗的主線、0.148毫米粗的子線、2號浮漂、伊豆4號小鉤,開一款常用的鯽魚餌料,拉餌施釣,試水深1.7米左右。沒想到開釣第一竿就被“小麥穗”截了口,心想:“不好,有小魚。”可更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竿竿都到不了底就被小魚所截。對釣魚人來說遇到小魚鬧鉤是常有的事,也不足為奇,每個人都有一套應對的辦法。於是,我便改用七目硬尾浮漂,調平水釣兩目,搓餌施釣。這下,情況果然有所改觀,隻見浮漂剛剛落到兩目的時候,突然一個有力的黑漂,我抬手揚竿中魚。哇,好大的力氣,那魚一個猛勁直往不遠處的水草中鑽,漁線也被拽得發出“嗡嗡”的響聲。“應該是條鯉魚吧。”我這樣想著,趕緊雙手控竿,盡量讓魚掉頭。經過3個回合的較量,魚終於被遛翻了,聞訊拿著抄網跑來的小趙幫忙將魚抄上了岸。這時才看清楚,原來是一條黃澄澄的大鯽魚,足有七八兩的樣子。小裴也過來了,我們三個看著那漂亮的大鯽魚都激動不已,沒想到這小小的水庫會有如此大的鯽魚。被這條魚鼓動得鬥誌昂揚的我們紛紛坐回釣位……
出人意料的是,自從上了那條魚以後,我這裏再也沒有像樣的吃口,無論你將餌料搓得再硬再大也會被“小麥穗”迅速瓜分得一幹二淨,他們兩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隻見頻頻抬竿卻不見中魚。這裏的小魚怎麼這麼瘋狂啊,把我折磨得都快瘋掉了。看看時間已經9點多了,看看魚護中的那尾魚,我不禁發出一聲無奈的歎息:“唉,就當是一場偶遇吧。”心灰意懶的我不經意地看著水中那上、下、左、右跳舞的浮漂,忽然靈機一動,想到曾經在《中國釣魚》上看到一篇文章中說:“魚可以通過身體的側線向同類傳遞信息。”是啊,我何不掛一條小魚去向它的同類傳遞一下危險信息呢?等把它們嚇跑了或許就會有大魚咬鉤了。
於是,我便掛了一條剛剛釣獲的“罪魁禍首”扔進水裏示眾。果然,情況好多了,盡管浮漂還偶爾抖動幾下,但再也不會像跳舞那樣令人心煩了。正好借此時休息一下,便從口袋裏掏出了香煙。就在低頭點煙的瞬間,忽然感到竿架上的魚竿猛地向前衝了一下,經驗告訴我有魚“偷口”了。沒顧得多想,以0.01秒的速度將魚竿抬起,中魚了,好大的衝勁!那魚一通猛衝直撞後終於被我降伏,抄上岸來一看,竟是與先前的那條一般不二的大鯽魚。我欣喜地盯著那肥碩壯實的大鯽魚,看到那一張一合的嘴外還露著半截小魚的尾巴,我才恍然想起釣餌竟是活蹦亂跳的“麥穗魚”。這下可吃驚不小,難道這裏的鯽魚有掠食小魚的習性?怪不得吃口那麼凶,衝勁那麼大!釣了這麼多年魚,用小魚可以釣到鯽魚還是頭一回碰到,著實讓人吃驚,讓人興奮。“難道這小小的水庫中真的藏龍臥虎,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大鯽魚,而且有掠食小魚的生活習性?”我心裏這樣想著,決定用小魚做釣餌試試效果如何。正好漁具包裏裝著專門為家裏養的烏龜撈小魚用的“地籠”,放些餌料進去,扔進水裏,沒幾分鍾便撈了許多“麥穗魚”,與此同時,我又換了一套大線組,鉤子也換成了伊勢尼5號,挑了一些稍小的“麥穗魚”,將整個魚鉤從其尾部穿入,透過脊背,由鰓下部位穿出,稍露鉤尖,這樣既有利於魚鉤的隱藏和刺魚,又不至於使小魚馬上死去。一切妥當後,拋竿入水。隨著浮漂的緩緩到位,我手不離竿,眼不離漂,懷著有些激動、期盼,又多少有些緊張的心情,耐心地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