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精彩
本刊特稿
作者:杜蓮豔 宗叁初
2008年,我們著眼創新和提升參謀輔政的方式及水平,積極探索,大膽嚐試,創辦了一份供市委領導參閱的資料——《每日一讀》。5年來,這份參閱資料深受領導同誌歡迎和喜愛,多位市委領導作出肯定性批示,稱讚這是辦公廳履行參謀服務職能的有益創新和成功實踐。如今《每日一讀》已成為市委領導的“每日必讀”。
動因:在貼近領導需求中主動創新服務
我們堅持把當好參謀助手、增強服務實效作為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於2008年2月28日自發創辦了《每日一讀》。其動因主要源自三個方麵:
一是為市委領導日常學習提供參考資料。工作在市委領導身邊,我們深切感受到領導同誌非常重視學習、勤於學習,對新理論、新知識的需求很迫切。怎麼才能更好地圍繞領導需要搞服務,提供更多、更新領導愛讀、樂知、實用的學習資料,一直是我們著力思考的問題。
二是為市委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借鑒。我們發現,每天接辦的大量文電中,很多是來自各方麵的信息、簡報、內刊等,多數為各單位的工作動態,對領導決策參考價值不大。能否借助某種載體及時介紹外地好經驗、好做法,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成為我們頭腦中經常出現的“問號”。
三是為提升服務水平進行大膽創新。我們認為,服務市委領導不能僅僅滿足於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必須主動適應形勢任務和領導思路,謀事幹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切實以事爭一流、主動作為的進取精神,做稱職的參謀助手。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在深入思考、用心研究的基礎上,創辦了《每日一讀》。初次小範圍呈送市委常委、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參閱,便得到了首肯。不久,《每日一讀》引起了市委書記的關注,從此成為他每天必讀必看、經常批示的資料。從2010年4月起,呈送範圍擴大至所有市委常委,之後屢受好評。
做法:在廣泛“拿來”中精選為我所用
《每日一讀》的創辦模式,借鑒了《中國剪報》《特別關注》等報刊的做法,以“拿來主義”的方式,每天從國家主流網絡媒體和各省市黨報黨刊中擇新而選、擇需而用、擇精而編、擇優而輯。
一是著眼“可讀”,力求欄目寬泛豐富。《每日一讀》初辦時隻有3個固定欄目,為了增強可讀性,逐漸擴展為三大類20餘個欄目。通常每期安排3-4個且每天不重樣,既有高層的最新言論,也有專家的精辟解讀;既有前沿的理論觀點,也有群眾的心聲意願;既有外地的先進經驗,也有友鄰的最新動態;既有富含哲理的人生思考,也有啟迪心靈的文摘劄記,內容充實而豐富。
二是著眼“樂讀”,力求內容新穎獨特。堅持“有所取舍、新益求新”的原則,把目光重點放在全國各地黨報、黨刊和小型正規網站,選領導之未知,輯以往所未有,注重從新、奇、特的角度采編可學、可鑒、可用的最新言論、特色做法、精辟闡述以及前沿科技知識,讓領導感到每天都能讀到新東西,使之喜讀愛讀。
三是著眼“易讀”,力求篇幅短小精煉。針對市委領導工作較忙的實際,堅持求精而不求多、重質而不重量,在輯選時盡可能選取精品力作、短文精粹,對於一些長篇幅的資料,不是簡單地複製粘貼,而是在保留其主要思想、觀點、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壓縮調整,使其總體篇幅控製在合理範圍內,使領導閱讀起來方便容易,不過多地占用工作時間。
四是著眼“趣讀”,力求形式活潑多樣。為了改變參閱類資料版式上單調、呆板的形式,避免欄目結構上的千篇一律,更加注重選編內容的趣味性、靈活性和多樣性,設置了雜談趣聞、人生感悟、健康園地等活潑歡快、舒心愜意的版塊,在輕鬆自如的閱讀氛圍中達到增長知識、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成效:在參謀輔政中彰顯服務大局功能
5年來,《每日一讀》秉承服務宗旨,堅持服務市委領導與服務全市工作大局相統一,以獨特的參謀輔政方式,為領導科學正確決策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每日一讀》成為市委領導決策的重要依據。《每日一讀》緊貼市委領導重點關注、緊跟全市中心工作、緊盯外地先進經驗,選編了大量權威的時政、精彩的言論、成功的做法,為市委領導科學正確決策提供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成為最受領導歡迎和領導批示率最多、決策貢獻率最大、成果轉化率最高的參閱資料。每位市委領導都在《每日一讀》上作過批示,僅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就達300多次。其中,20餘篇言論文章被推薦至主題教育活動辦公室借鑒或列入黨員幹部學習篇目;150餘條做法和觀點被吸收轉化,列入市委重要會議議題;280多個地方特色經驗,被市委領導批轉相關縣區和部門參照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