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擴建(2 / 3)

“蜀山五老有消息嗎?”魏征沉聲問道,除了樹祖外,也就蜀山的知識最淵博,或許可以解決眼前危機。

“魏相莫急,貧道已經來了!”

話語落下,蜀山五老,就飛入長安,望著虛空,皆麵sè凝重。

“長老,可有破解之法?”魏征急忙問道,麵帶希冀。

“這……沒有上策,隻有一個下策。”清微摸著胡須,沉吟一會說道。

“什麼辦法?”

眾人一聽,眼睛一亮。

“斬龍,傳聞上古,有個帝國為了鎮壓敵國氣運,偷偷派遣祭師,想斬斷敵國的氣運,並且……”

“並且什麼?成功了嗎?”

“是成功了!但被斬斷氣運的國家,不到百年,不,準確來說隻過了三十二年,那龐大的帝國,就轟然崩潰亡國,上至君王,下至芝麻官吏,都沒有好下場。”

清微停頓一下,在講完話後,已經麵sè虛白,冷汗直冒。

他這番話,說的好聽,是為了渡過眼前劫難,說的不好聽,就是把大唐國推入萬丈深淵中。

“這個方法不行,氣運金龍是君王向征,斬氣運金龍,不是是要斬……”包拯連忙喊道,話沒有說完,但所有人都知道具體意思。

這樣一來,這個方法,就不可能實現。

“諸位大人,長安有難,氣運壓地,都沒有想到監天司嗎?”這時,巫後搖晃著蛇尾飛過來,臉上充斥著不滿。

“這……巫後先談正事,可有辦法化解氣運危機?”範蠡稍微有點尷尬,一巴掌拍在額頭,還真是越焦急越糊塗,居然把天監司忘了!

這裏麵,不就有尊非常厲害的祭師嗎?

隨便遣散一些氣運,長安城的危機,不就解決了嗎?

“有,有上策與中策!”

巫後微微一笑,掛在玉脖的測天珠,閃過一抹亮光,不等眾人詢問,就繼續說道:

“中策,我用jīng血,把頭頂氣運的一部分,移到其餘地方,可保持凝聚不散,形成新的氣運海,可建成一個陪都。”

範蠡,魏征等大臣,眼睛微亮,這個計劃不錯啊!

隨著國家疆域變大,為了便於管理,都會建立一個或者多個陪都,分擔一部分都城壓力,也就是俗稱的小朝廷。

按照此時大唐國將於,雖然用不到陪都,但防範於未然,建一個也不是不行。

但想到這隻是中策,就沒有立馬同意,靜下心來,繼續聆聽。

“上策,也是最簡單的方法,諸位大人完全可以想到,做到,就是增加長安麵積,如此一來,氣運海繼續擴張氣運危機,也就隨之消失。”

巫後平淡說道,讓眾人驚愕,這方法也太簡單了吧!

“好辦法,我怎麼沒想到呢!太不應該了!”範蠡與魏征,異口同聲道,眼中閃過慚愧。

他們兩算是明白,解決氣運危機,就好比下雨天的蓄水池,如果蓄滿水,還想繼續裝水,隻有兩個辦法,其一是引水,在蓄水池旁邊,再挖一個水池,令一個方法,就是對蓄水池擴建,挖深。

這樣一來,蓄水問題就解決了!

同理,蓄水池比喻為長安,那氣運危機也能夠解決。

“妙啊!這種常識xìng的問題,我們都沒能想到,愧對這身官袍啊!”聽完魏征解釋,在場大臣恍然大悟,又暗自慚愧。

“諸位大人,候主不在,就有諸位共議,選一種方法吧!”巫後提醒道。

陪都,擴建長安……

這兩個方法,都能解決危機,但怎樣選擇,卻讓人猶豫不決,這兩件事都太重要了!

“依我之見,還是擴建長安吧!候主離開時,已經有擴建的打算,隻是沒有行動。另外,氣運不斷增加,擴建都城,迫在眉睫。”

思索一會,範蠡建議道,一雙眼睛,看著魏征。

不管怎麼時候,一大群人之間,總有個中心。

在李唐不在時,範蠡與魏征,當仁不讓成為朝臣中心,總管百司,處理各種政務。

“我同意,陪都之事,還是由候主決定。”

魏征沒有猶豫,讚同說道,君臣有別,有些事由臣子做,就存在僭越之嫌,即便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