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畢業的或者是實習醫生來說,駐紮在急診大樓未嚐不是一個不錯的鍛煉機會,反正應峻覺得,與其呆在外科二組,他這個實習生隻能乖乖地靠邊站,手術室的門都沒進過,還不如幹脆留在省城享受校園生活;沈曄的出現提供了相對寬鬆的契機,應峻懂得把握住適當的時機,至於沈曄,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
兩個年輕人一見如故,一起趕去急診大樓,替換原本輪值的郭醫生。縣醫院的醫務人員資源緊張,通常情況下都是由病區的醫生分調輪流坐鎮,半個月換人,一組二組外科也實行輪流。
郭醫生隸屬一組,熱情地招呼完兩個年輕人,自己則回到了一組病區。
“你說,二組派了兩個年輕人坐急診外科?”盡管陳院長料到劉主任輕易不會接納新人,對他這樣的決定還是感到了意外。
郭醫生三十五六歲,正是醫生的黃金時期,是陳院長重點培養的骨幹醫生,他顯得頗有些擔心,“我覺得老劉太過草率了,新來的小沈不必說了,就說那位研究生同學吧,據我了解,他到我們醫院實習都兩個星期了,老劉愣沒讓他摸過手術刀。您看這半個月由他們主持急診外科,能成不?可別鬧出什麼亂子來啊!”
陳院長拿著手中的筆,非常有節奏地敲打著桌上的筆筒,笑道,“年輕人總要經過鍛煉才能成材嘛,不給機會怎麼成呢?你可別忘記了,當年你分配到我醫院的時候,還不是跟他們一樣?你還記得你第一次拿手術刀是在進院多久之後?”
郭醫生笑了起來,“那行,我就算是跟您彙報完畢了。”
******
上頭不是再三強調過了麼?小沈是來鍛煉的,鍛煉就得有個鍛煉的樣兒……陳院長如是想著,撥通了沈曄的手機,“喂,是小沈嗎?我老陳啊。”
“老陳?哦,陳院長吧?”
“嗬嗬,聽說老劉馬上派你去了急診?”
“是的,我剛到呢,和小應一起。”
“這可是個難得的鍛煉機會,好好把握吧,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找我。對了,急診需要值夜班的,明白嗎?”
“是,我知道了,郭醫生交代過。”
“你們的任務是接待突發病人,做一些應急護理,而不是直接診斷或者手術,要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的科室醫生過來就診,千萬不能貽誤病人的時間,懂嗎?”
“是。”
“好,那先這樣,本來我還怕你會不太適應開始的枯燥期,看來我是多慮了,好好幹吧,遇到了什麼難題的話,可以跟小應商量著辦,他可是將來的專家喲。”
“是,我會的。”
******
縣級醫院規模所限,能力範圍內可以完全治療的病症遠遠比不上大型的綜合醫院,因此收治的病人的病情相對較輕,而高危病人一經檢查鑒定之後,往往直接派救護車送往市醫院甚至省城大醫院,因此沈曄和應峻相互協作,對急診外科事務處理得相當有序,很快就適應了醫院的環境。
沈曄隨遇而安的性格極有人緣,而應峻也不再惦記著手術刀,經驗不一定必須在手術室裏才能積累的,其它的途徑照樣可以。兩人很快就成為了不錯的朋友,而急診大樓裏的護士女孩們則對這兩位出色的年輕人青睞有加,大家也逐漸淡忘了00001的事情。
說是兩人輪流值夜班,但是兩人都說反正沒處可去,不如就在醫院,一個多星期來,誰也沒有拉下一天,當然誰都沒有加班工資可以拿,反而被護士們敲竹杠請了幾次宵夜。一周後的某個晚上,沈曄照例在急診大樓值班,應峻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