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二話 夜鶯(2 / 2)

將此詩句寄於鬆平大人,便是杜若小姐一廂情願,認為可以改變命數的唯一良策。而作為心中隻待鬆平大人能夠獲得幸福的瞳,又怎得忍心將此決絕書函呈於他…

離去之時,車輦中清晰可聞身後的醍醐竹苑中,響起了一曲哀怨的龍笛之音。與方才初到之時,大有不同。那曲態之悲,翔起龍吟,又依稀遙遠,怕是世人聞之皆會潸然落淚。約是後來才知,這是杜若小姐自譜的一曲「梔」。

瞳帶著悲戚戚的心誌,回到了大奧。

將完滿的任務於蒲生大人一番交待之後,又領到了第二份要務。即是為這位伊都小姐的未婚夫,鹿島藩大名鍋島陽一大人擇一位身份相宜的女子。蒲生大人左右思量著,竟選中了旗本出身又貌若仙娥的禦小姓,桂木由希子。

既知由希子天性隱忍,又不失堅定,便是瞻前顧後,欲言又止。可這七日之約已近在眼前,心中便知不得不麵對的,定是一場離難。於己而言,不舍別離,於她而言,隨便就嫁作人婦,果然是令她接受不了的。

六日之夜,終於還是奉蒲生大人之命,以本丸老中青山忠俊大人養女的身份,將其備嫁鹿島藩。如今的由希子,已然不再是容姬大人身邊的禦小姓,而是振袖嫁衣擱於枕前,待嫁閨中的名門之女青山由希子。

“由希子啊,明日之後你即是有歸宿之人了,我可真為你高興呢。”容姬雖是滿帶哭腔,依依不舍,但能見她此生不必孤獨地守在自己身邊,也是發自內心地寬慰罷。

“禦台所大人,由希子不求歸宿,隻願一直隨侍於您左右…”而她更是熱淚盈眶,強忍不住。

瞳看在眼裏,心中更是憂心忡忡。想起幾日前,醍醐竹苑裏噙淚怏怏的杜若小姐,那幽怨悲戚的笛音,也不知此刻的她是何許狀況。是否誠如蒲生大人所言,今後都能得到各自的幸福。

七日之時,大奧玄關處風輦稍待。

一位挽著華貴吹輪髻的美人在女侍的追隨下呼之欲出。繁複剔透的銀質花桎綴滿前髻,兩鬢之上繽紛的藤花簪搖曳多姿,緋綸子的間著與振袖,加之內外皆赤色的打褂,一襲盛裝將身段包裹的玲瓏有致。麵上雖無過多表情,流動著的卻是逼人秀色。如此美人,正是欽賜於鹿島藩大名鍋島陽一大人的青山由希子。

“山深賞紅葉,紅葉如人生。今日紅燦燦,明日不複存。”[9]

與此同時,將軍大人正於染紅了一片的江戶城翠柏亭中賞楓,不由對入冬前濃烈飛舞的景象大加讚賞,卻見那高倉橋上的風輦由眾人護駕而過,便擱下了手中的杯盞。

“那位女子,若不是容子身旁的…”感覺輦中之人,似有幾許眼熟,便問起身旁的小侍。

“正是。您忘了今日是鬆平大人與醍醐家的伊都小姐大婚之日,輦中之人即是青山大人的養女青山由希子小姐啊。現下大概正往鹿島藩的鍋島大人府邸送嫁呢。”小侍輕聲說道,卻不知為何驚動了將軍大人,起身相望之時竟碰灑了那隻杯盞。

此時的由希子亦是鬱鬱寡歡,目光卻巧與翠柏亭中的將軍大人相遇,遙望之中又不言不語。如此這般,風輦中的一身深緋色打褂正恰如生命凋零前,寄托著盡情燃燒才不負此生期待的紅葉一般,踏過秋風扯落的滿地殘葉,漸行漸遠。

長路漫漫漫幾許,落秋素素秋甚寒。

注釋:

[1]雅樂:意指雅正之樂,是興盛於平安時代的一種傳統音樂,也是以大規模合奏型態演奏的音樂,樂曲以器樂為多。

[2]參勤:一種要求各藩大名前往江戶的參勤製度。在江戶城為大名提供屋敷,同時要求大名的妻子女眷居住在此,實為變相的人質。因此,也有一些公卿特從平安京遷入。

[3]朝顏:見「源氏物語」中對牽牛花的稱呼,意為朝時盛開,夕時凋謝。

[4]杜若:重色目,表為二藍,裏為萌黃。

[5]杜若:此處為伊都小姐的原名。

[6]切緣寺:指江戶時代協助婦女達成離婚願望的尼寺。

[7]遊女:江戶時代對**的統稱,因為從業人員在同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很短而得名。

[8]畫扇:通常用入秋之後丟棄的畫扇比喻棄婦。

[9]出自佛教故事「寶物集」中對紅葉的歌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