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窮鄉僻壤一人家(1 / 2)

劉仲心是一個俗人。什麼是俗?老實巴交,勤勤懇懇,隻管經營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不與人生怨,也不與人結什麼仇。

他有些長得憨憨的,平時不愛多說話。由於幹活的緣故,身子骨硬邦邦的,挺結識,村裏人還有人嘀咕他雙肩能擔200斤呢!

村兒裏像他這般30多歲的人,還有好一些都是光棍兒。他也算走運,取了個漂亮老婆,在一起生活快5年了。

他妻子叫李蘭桂,在村裏是數一數二的賢惠,比劉仲心要小3歲,倒也相襯。

兩口子早出晚歸,幹的雖然是農家活,生活到也算是充裕。兩口子存了點錢,計劃給未出生的孩子,做讀書的費用。

孩子懷了已經9個月了,在這炎熱的夏季沒少折騰。沒事兒便會在李蘭桂的肚子搗騰,踢上個兩三腳。做為當母親的,雖然有時候疼得厲害,但也快樂。想一想兒子快出生了,嘴角的笑意,沒少掛著。

村子背後是一座大山,山裏以鬆樹最為“囂張”,一片片茂盛至極。一些年長的鬆樹,用成年人的雙手都環抱不住。樹木的枝枝葉葉,用作村裏的柴火。除了鬆樹猖獗,還有柏樹也頗多。

而柏樹年壯的都在墳前,聽說這樣風水好。為什麼柏樹長得壯的都在墳前?因為有的人去世時,兒孫在墳前栽的。所以墳前的柏樹被照料得越來越粗大,而當年栽樹的人卻越來越老。另外,柏樹通常會在土地廟這些地方,逢年過節,樹上到處都是紅絲,是村民許願後,掛上去的。柏樹倒是有幾分陰氣,走夜路,總聽見背後嗖嗖的聲音,而且茂密的葉子,總是擋住了月光……

村民們通常爬上樹砍柴火,彎刀掛在腰間,上樹後從上往下砍斷枝葉,不然樹枝沒了,要下數十米的樹,顯得極為困難。柴火以鬆樹或者柏樹為主,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雜樹,有的連村裏的老人也叫不名稱出來。

村民上樹劈裏啪啦把樹枝砍斷,然後堆在一起,等著被太陽曬幹,才背回家裏。不曬幹分量太重,背起來肩膀不勒上血絲才怪。而村裏人有一些不地道,沒準兒上山時會看見,自己辛苦砍斷的樹枝已經被人背走了,這也是偶爾有的事兒。

山裏還有河。不,應該是小溪,因為水流很小。但是,任何幹旱都阻擋不住它細無聲的流出來。這裏的水,真的是堪稱天然山泉,天氣炎熱的時候,水是涼爽的;天涼,這水還真就是暖洋洋的。上山的村民,隨便蹲著石頭上,一彎腰就能解決口渴問題,水還略帶點甜,不過有點梗喉嚨,可能是礦物質太多的緣故。

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這不無道理。這村兒的所在的地名,叫做麗水灣。名稱之由來,說不清也道不明。水美?那山呢?應該都是極美的。不過,鄉村有這麼文雅的名字,也算是全村的福氣,這也使得增了不少底蘊。

劉仲心從地裏回來時,天已經快黑了,飛鳥以及地下的小動物都喜歡這時候發出各種怪誕的聲音。火房的柴門左下方有一個洞,那是給家裏那一條狗留的,這家夥可以從家裏進進出出,來去方便自由。

它叫沙特,已經有2歲了,全身的毛是黃的,特別聽話。一見主人回來了,趕緊從柴門裏爬了出來,搖頭擺尾的迎接。在門口對不停的在劉仲心麵前活蹦亂跳,時不時還用嘴去舔一舔他的褲腳。

李蘭桂在客房,正在擺弄桌椅。圓木桌上麵的菜冒著熱氣,一盤抄黃瓜,一盤冬瓜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