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地藏菩薩的來曆則有很多傳說,白無常告訴我,現在的地藏菩薩是金喬覺。唐代時,現在的朝鮮,那時叫新羅國,有個太子金喬覺出家修行,後來他泛舟渡海,來到中國求佛法。當他來到安徽後,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
後來金喬覺圓寂時,他吩咐弟子把他葬於一缸中,三年後開啟。三年之後,他的弟子開缸後,驚異地見到金喬覺屍身不爛,骨節居然還能活動,而且還發出金鎖之聲。這個現象和佛經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圓寂時的情況一模一樣,所以佛門中人,就都認為金喬覺是地藏菩薩的一個化身。
佛門信徒在九華山的神光嶺上,給金喬覺修建了一個真身寶典,供養金喬覺的遺體,所以又叫肉身塔。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修行道場,因為金喬覺姓金,所以世人都把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稱為金地藏。
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像都是體態豐滿,寶相莊嚴,隻有九華山金地藏是身材高大、骨瘦如柴,這是因為金地藏一生是苦修。那個諦聽,是地藏菩薩的座騎。諦聽經常是匍匐在地藏菩薩的經案下,它是通靈神獸。具有保護主人、驅邪避惡、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備通曉天地、廣開財路、濟運呈祥之靈兆。
當年唐玄奘取經路上,六耳獼猴與孫行者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在諸天神佛無法能辨認他們真假時,隻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諦聽和如來佛祖才能辨認出真假美猴王。
當年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渡海來到中國,削發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直到金喬覺坐化,白犬竟然同時跟著金喬覺一起死了。
皆因那隻白犬一生陪伴金喬覺,因此,當金喬覺被供為金地藏後,那隻白犬也被一同供養,被視為是諦聽的化身。
諦聽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能力,因為那神獸聽時,常俯身在地,耳朵貼著地麵傾聽,因此又稱‘地聽’。
同時,地又是蘊涵心地的意思。地藏偈中讚歎道:稽首本然淨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所以,能用心聽者為‘善聽’。地聽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鑒善惡,察聽賢愚。
佛門中供養的佛像,主要的佛和菩薩身邊,一左一右兩個,那都叫脅侍,就是跟隨菩薩或佛一起修行的。九華山的金地藏的左右脅侍,生前還是父子倆呢!
據說,金喬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剃發為僧,進入九華山修行時,隻是在九華山一個偏僻的山洞中獨自修行。
當金喬覺修行有成,決定在九華山建立寺院,弘揚佛法時。因為當時的九華山為一個閔姓員外所擁有,金喬覺便向閔員外化緣,閔員外問金喬覺要化什麼,金喬覺開口隻要化一一袈裟大的地方。
閔員外的財力非同小可,他本來準備給金喬覺幾畝地供他建築寺院的,沒想到金喬覺隻是區區一袈裟地,閔員外大感意外,自然不暇思索、慷慨應允。
在閔員外滿口答應後,隻見金喬覺袈裟輕輕一抖,那袈裟飄在空中,見風就長,最後竟遍覆九座山峰。這使閔員外既十分詫異,又大開眼界、歎未曾有,由靜而驚,由驚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給眼前這位化緣的活菩薩。
閔員外大破家資,為這位持戒精嚴、艱苦修行的高僧金喬覺修建廟宇。寺院建成後,金喬覺終於有了修行道場和收徒弘法的條件可以弘揚佛法。
金喬覺由此威名遠揚,許多善男信女慕名前來禮拜供養。連新羅國僧眾聞說後,也相率渡海來華隨侍。閔員外先讓其子拜高僧為師,遂後自己亦欣然皈依、精進修行。至今九華山聖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氏父子。
聽了白無常的話,我這才真正明白了地藏菩薩和他的諦聽神獸的的來曆以及地藏菩薩大慈大悲的境界。
白無常嘻嘻地道:“明王,剛才你在第一殿外,已經見到了鬼魂受審的樣子,我們就不必進入了。在帶你進入地獄觀看前,我會告訴你哪些人死後要進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