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從前有兩父子,兒子從小好逸惡勞,又抽煙又賭錢。父親管教,兒子就是不聽。有一次,兒子賭錢回來,輸了個精光。父親失手將兒子打死了。兒子死後,惡習不改,陰魂在人間依舊作惡害人。
過了幾年,有天晚上,兒子來到自家門外,當他正要進屋時,院子裏的狗叫個不停。他父親知道又有死鬼來害人,一手提刀,一手端著桐油燈出房來收鬼。兒子看見父親來勢凶猛,跳到房子上說:“父親,孩兒不是來害人的,孩兒隻是想回來看看你老人家。”
父親說:“你在世作惡,死了還擾得鄉鄰不得清淨,我失手打死你後,心頭還難受了好久,你繼續作惡,我反而不難受了。”
兒子說:“你說得實在有理,兒子現在已天良發現,發誓不再作惡,一定改惡從善來世再來報答養育之恩。”
父親說:“如此便好,不準為父難見鄉親們。”
兒子說:“父親放心,從此一別,兒子要去受刑吃苦,不會再來看望您老人家。父親多保重。”
從此後,兒子真沒有再來害人,他下十八層地獄受刑去了。在十八層地獄他受盡了磨難,才懂得了人生的可貴,自己過去幹的那些惡事,實在有罪。
一次十殿閻羅中的秦廣王召見他,說:“你為何不去取替身還陽?”
他說:“前世我已做盡遭千人恨萬人罵的壞事,走到哪裏,那裏人都拿刀拿棍殺我,做惡事實在使人唾罵,我要重新做個好人。”
秦廣說:“看來你真是個能改惡從善的惡鬼,告訴你,要是你再做三年善鬼,我一定報請陰天子封你一官半職。”
三年後,十殿閻王又召見了他,說:“這三年裏,你果然已改惡從善,做了很多善事,我已報請陰天子恩準,封你為賞罰司黑無常官職,專事捉拿惡鬼。”
從那以後,他穿著一身黑麻布衣,半夜出巡各地,明察暗訪,行善的他報給陰天子,作惡的報給崔判官,捉拿了很多很多惡鬼。
雖然我聽到這兩則傳說時,也曾懷疑過為什麼傳說中黑白無常的身世不盡相同?但後來和智空禪師交往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事本無常,又有哪一件事能永恒不變呢?
佛祖也說世間萬物,都脫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往複循環,生生不休。這黑白無常的故事或許前後並不矛盾,因為除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佛和菩薩能生生不滅外,這神或仙也有寂滅之時。
就如地府第五殿閻羅天子,現在是大宋龍圖閣大學士包拯,那在他之前,難道這閻羅天子就空缺無人?所以,這神或仙,在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人選,隻是不管是哪個上了神位,那個封號卻一直不會變而已。
正在我暗思之時,黑白無常卻一下子停住了腳步。我抬首一看,隻見前麵出現了一座巍峨的牌樓,上麵橫書蒼勁有力的‘鬼門關’三個大字。
傳說是人死後到陰曹地府報到的第二座關卡。兩旁有十八個鬼王和把門小鬼把守。森嚴壁壘、銅牆鐵壁,牢不可破。無論哪個亡魂來到這裏,必遭檢查,看是否有通行證。
這個通行證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後之魂到陰曹地府報到的憑證。在這張長三尺、寬二尺的黃紙上印有‘為酆都天子閻羅大帝發給路引’和‘天下人必備此引,方能到豐都地府轉世升天’,上麵還蓋有‘閻王爺’、‘城隍爺’、‘酆都縣太爺’三枚 印章。
凡是人死後,即燒掉它,亡魂就拿著它到鬼門關,經查驗無訛後,方能入關。我雖然沒死,也沒路引,可有黑白無常相伴,那十八鬼王見到黑白無常後,立即吩咐小鬼打開鬼門關,放我們一行進入。
我好奇地問白無常道:“無常爺,為何鬼王不放那一幹眾鬼進城?看他們哭得好淒慘,真是可憐!”
白無常笑眯眯地道:“明王,你有所不知。經過這鬼門關,必須有路引。你可能在凡間聽說過路引之事,可你知不知道如何才能有陰司路引嗎?”
我搖了搖頭道:“願聽無常爺為我開釋!”,白無常笑道:“明王,這地府本也沒有路引,自從唐太宗夢斬涇河龍王的公案後,這陰司天子就決定以後凡間人死之時,必須有路引才能進入鬼門關,否則便拒之城外而成為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