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仲暮春山塘釣野魚(2 / 2)

此時山塘釣鯽魚,如果仍用以前的紅蟲做釣餌,浮漂往往會出現比較雜亂的動作,使你難以把握,於是就不如用香中帶腥的商品麵餌。如果不用商品麵餌,豆香濃鬱的自製麵餌再加上少許蝦粉和一兩滴奶油香精也是不錯的選擇。用麵餌時宜搓不宜拉。此時浮漂的調釣最好是調高釣低,比如調5釣3、調4釣2等。

由於此時山塘的魚兒有了相當的活力,釣魚時打窩補窩就顯得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注意控製好窩料的數量,而且還要注意誘餌和釣餌統一。和好釣餌後,趁餌料鬆散之時,先要對準浮漂投上乒乓球大小的三兩團,中途魚兒咬鉤稀落時還要將紅棗大小的釣餌捏於鉛皮座上於釣點處抽上三五下。

釣灘的時節雖然比較溫暖,但很多時候都晝夜溫差大(氣溫最高時能達到20攝氏度以上,最低時甚至會接近0攝氏度),天氣變化無常。所以此時於山塘釣魚最好要選氣流比較穩定的晴到多雲天、微風拂麵的晴天和溫差較小的陰雨天,千萬不要選倒春寒和沙塵暴的天氣。一天當中,從早到晚都上魚,隻是中午時魚口會出現短暫的雜亂和稀落。

三、釣淺

對於山塘來講,“三月三鯉魚上河灘”的情景往往出現在暮春而不是仲春,確切地說,是出現在暮春時節的穀雨前後到立夏前後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上河灘的不隻是鯉魚,鯽魚、白條、馬口、黃顙等都會跑到河灘裏來。此時的“灘”絕不同於以往的“灘”,此時的灘是指山塘尾部的大麵積的淺水漫灘以及其周邊地區的淺溝小汊。

這段時間,鯉魚正準備產卵,鯽魚有的正在產卵有的產卵已過,其他小型魚也在孕育自己的後代,於是,山尾部的淺水部位以及周邊溝汊的水草邊上正是魚兒們聚集、洄遊、追逐、嬉戲的地方。釣魚時,一定要將釣竿伸向這些地方的水草邊,如果沒有水草的話,就要探尋坑窪不平的水底、較渾水區以及樹枝雜物等障礙物的旁邊。釣魚時的水深最好不要超過1.5米,有時,在水深不足1米的淺水裏也會連竿上魚。因為越是淺水的水溫越接近此時此刻的氣溫(日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上下),越適宜魚兒活動。

釣淺的這段時間於山塘釣魚時一定要有目的性:鯉魚較多的山塘要以釣鯉魚為主;鯽魚較多的山塘要以釣大鯽魚為主;如果這兩種魚兒都不多,白條、馬口、黃顙也會連竿上。於是,選擇釣具,搭配釣組時也要根據所釣魚種有不同的選擇和搭配:釣鯉魚時要用4.5或5.4米硬調竿,配粗線、大鉤、大漂,這樣的釣組便於對付此時個體較大、掙紮力較強的鯉魚;釣鯽魚時,最好使用3.6米或4.5米的軟調竿,釣組的搭配一定要做到精細。

由於此時山塘裏各種魚兒的活力都達到了高潮,釣魚時,特別是於水深1米以上的水域釣魚時,最好要先打較大的窩子以便引魚、聚魚。誘鯉魚要用顆粒飼料或碎豆餅塊,誘鯽魚要用酒米或藥米。為了對付此時“風起雲湧”的小雜魚,釣魚時最好要搓麵餌,麵餌的味道宜香不宜腥,宜淡不宜濃。無論釣鯉還是釣鯽,餌料的味道都要注重穀物香,隻不過釣鯉魚的餌料要粗糙些,釣鯽魚的餌料要細膩些。

此時於山塘釣魚時,若不選風平浪靜的晴天、多雲天,就選淅淅瀝瀝的雨天。風天是不宜在淺水釣魚的,因為風會使淺水的水溫降低,還會使淺水的魚兒膽怯。一天當中,釣魚時盡量要早出晚歸,越接近中午時段越難以上魚。

“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山塘釣魚的最繁忙季節。春季一過,鯽魚們漸漸就會無影無蹤,鯉魚們也會變得較難尋覓,如果山塘缺少草魚和鰱鱅的話,那接下來的時間就隻好釣白條和麥穗了。即便到了第二個釣魚旺季——秋季,山塘裏也較難重現仲春暮春時那種各種魚兒都大爆發的喜人景象,要想再於山塘盡享釣癮,那就隻能苦熬一冬,等到來年的春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