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弈中國(1 / 1)

博弈中國

卷首語

作者:麥宇旻

一切皆在博弈。

一切公平正義、文明和諧、幸福美滿,都是由步步艱辛、刀刀見血、短兵相接的博弈得來。沒有利益博弈,就沒有社會進步。

在2013年那個萬眾矚目的帶有曆史轉折意義的會議召開前夕,中國愈加疾風驟雨式的政治經濟社會全方位博弈,已到了無以複加的矛盾白熱化。而在四天會議結束後,多年博弈,一錘定音。

這場博弈中,政府行政幹預的本能衝動輸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個隱藏在《公報》數千字中看似不起眼的一句用語,讓所有“懂行”的人欣喜若狂。明白中國多年來市場力量貌似蓬勃實際倒退的人們知道,“決定性”一詞幾乎可謂徹底標誌了中國絕不會再走回頭路,基於GDP與政績利益的政府對經濟大規模行政幹預高潮亦將迅速退潮,吳敬璉們對於改革停滯的憂心忡忡煙消雲散。

這場博弈中,某些明顯的部門利益集團輸了。“單獨二胎”的實施,將逐步扭轉中國愈加危險的人口結構傾向。中央並未低估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空前絕後的“計劃生育”也導致空前絕後的代際斷層,不加遏製即將演變成無可阻擋的人口危機。“00後”和“10後”將為老齡化付出多大代價?

這場博弈中,以某些壟斷性國有企業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輸了。這些本由政府作為出資人、由國民利益均享的國有企業,過去多年漸成脫韁之馬,似乎忘記了國家才是他們真正的股東。享受著巨額補貼、賺取著巨額利潤的同時滋養著巨貪。所幸,“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似乎意味著這種好日子很快到頭。2020年,是否能真的實現國有企業為國民所有,而不再淩駕於“老板”頭上?這個遙遠的年份,又讓人多了一份期待。

一錘定音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令人備感溫馨,心情舒暢。這些年來,中國GDP突破50萬億元,蛟龍下海神十上天,高樓大廈新城林立,城鎮化速度全球史上最快。可是,人們始終未感到自己是命運共同體,始終未感到幸福感的溢滿,甚至有許多人從未對所處城市泛起絲毫歸屬感。大小城市,高樓林立,可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願望依然未能實現。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卻仍然有如此多的人在為基本生存條件掙紮,看著商場裏的奢侈品,卻為日用品感到囊中羞澀。

歸根到底,過去許多年,中國更多時候還是在玩著“富人的遊戲”。過去許多年,博弈的天平,始終很少向窮人傾斜。

所幸,2013沒有令中國人失望。博弈的中國,天平終於傾向了大多數人所希望的那一邊。2014,大勢已定。接下來的時光,對於全國人民而言,是否便是坐等勝利的一方乘勝追擊,將勝利的果實早早呈上呢?

祝賀中國,博弈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