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一係列的問題,美國在2002年7月緊急出台了《薩班尼斯一奧克斯萊法案》,即《薩一奧法案》,旨在通過立法強製公司建立有效透明的監督體製,以杜絕諸如安然、世通事件再次發生,讓所有企業共同來維護市場的潔淨,進而恢複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該法案的出台,使得各大企業都形成了相互監督的趨勢,在它們的共同維護與嚴格執行之下,美國的資本市場才逐漸恢複穩定!
【智慧啟迪】
每個團隊都是一個大家庭,而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也都是相通的,對於作為管理者的我們而言,無論其中任何一位成員出現了錯誤,都很有可能會波及到其他成員的工作,最終使團隊毀於一旦,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每一位成員的發展,讓他們學習相互借鑒、相互監督,進而使得團隊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出發!
在團隊中施行有效管理
在團隊管理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錯,一旦發生錯誤,便會讓團隊承受一定的損失,進而阻礙企業的發展,此時,作為管理者的我們,應對整個企業的每一個成員、每一個環節都狠抓不放,這就需要我們對於每一個環節都安排一名專人,對這一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如此明確的分工,既能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有利於培養下屬成員的責任感,是個一舉兩得的管理措施。
在團隊中灌輸危機意識
盡管沒有一個團隊可以避免錯誤,但卻依然需要一種嚴肅的危機意識,如果沒有足夠的危機感,就不可能在團隊中樹立嚴謹的工作風氣,亦不可能形成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將團隊的損失減到最小,然而,總有粗心大意的下屬將其無限擴大,這就需要管理者製定一套機製,進而將危機意識深深刻在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心裏。
水桶定律——注重團隊中的薄弱環節
【法則釋義】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通過多年的管理經驗提出: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這一黃金定律又被人們稱之為“短板理論”,它旨在告訴管理者,要注重團隊中的薄弱環節。
針對這條定律,彼得曾做過一項關於水桶盛水量的有趣實驗:他用長短不一的木板組成了一個木桶,然後,他便在木桶中不斷注入水,結果顯示,當水漫過最短的那根木板時,便會因無所阻擋而順著木桶流向地麵,換而言之,即這隻木桶,隻能承載最短木板的水位。
由此可見,管理者若想企業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就必須想方設法提高水平稍差的下屬能力。任何一個團隊都可能麵臨類似的問題,即構成團隊的各個部分往往優劣不齊,而團隊的發展與生產的水平,通常都被劣勢部分所左右,此時,唯有將團隊保持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提高整體作戰的優勢!
【經典案例】
眾所周知,東芝公司是日本頗有名氣的企業,有一次,該公司的董事長土光敏夫聽主管反映,公司有一筆生意怎麼也無法交易,主要是因買方的課長經常外出,業務員多次登門拜訪都撲了個空,進而使得這位業務員產生了一些煩躁的情緒。土光敏夫聽了得知這種情況後,便找來這位業務員,並說想親自上門試一試。
業務員聽到董事長要禦駕親征,不禁吃了一驚,一方麵他擔心董事長不相信自己的真實反映,另一方麵他擔心董事長親自上門推銷,萬一又碰不上那企業的課長,豈不是太丟一家大企業董事長的臉了!那業務員越想越怕,於是急忙勸說:“董事長,您不必親自為這此具體小事操心,我多跑幾趟總會碰上那位課長的。”
業務員沒有理解董事長的想法,土光敏夫第二天真的親自來到那位課長的辦公室,果然沒有見到課長。事實上,這是土光敏夫預料之中的事,他沒有因此而告辭,而是坐在那裏等候,數個小時之後,那位課長回來了,當他接過土光敏夫的名片後,慌忙說道:“對不起,對不起,讓您久候了。”土光敏夫毫無不悅之色,相反還微笑著說:“貴公司生意興隆,我應該等候。”
那位課長明知自己企業的交易額不算多,隻不過幾十萬日元,而堂堂的東芝公司董事長親自上門洽談業務,覺得為自己增光不少,故而很快這筆交易就談成了。最後,這位課長熱切地握著土光敏夫的手說:“下次,本公司無論如何一定買東芝的產品,但惟一的條件是董事長不必親自來。”隨同土光敏夫前往洽談的業務員,目睹此情此景,深受教育。
土光敏夫不僅做成了這筆生意,而且,他坦誠的態度更是讓所有員工都深受感觸,從那以後,業務員們便絲毫不敢怠慢客戶,漸漸地,前來訂貨者也開始絡繹不絕!
【智慧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