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特定律——內得外無失,遠服近自安
【法則釋義】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S?懷特指出:領導在群體外的聲望,有助於鞏固他在群體中的地位,而他在群體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他在外界的聲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懷特定律。其實,這條管理中的黃金定律,旨在讓管理者提高自己的聲望,進而樹立一個品牌管理效應,讓下屬自動自覺的進行自我管理。
管理者的影響力,通常都來自兩個方麵:一方麵來自於“權”,即管理者所處職位本身具有的權力,如獎賞權、懲罰權、升職權、加薪權等,這些跟管理者自身無關,那些源於職務的影響力,往往體現在下屬的“口服”上,盡管下屬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依然會在表麵上認可管理者的想法,其實心裏卻並沒有強烈的認同感,在這種情況下的執行,更多的是一種按步照搬的行動。
另一方麵來自於“威”,即管理者的個人權力,如人格魅力、豐富的經驗、卓越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等,這種影響力常常是下屬從心底裏支持管理者的決策,並能夠較為透徹地領會管理者的意圖,此時,下屬在執行上會有更多的創造性,並會極力達成目標的完成。很顯然,來自於這方麵的影響力,才是一名優秀管理者應該追求的境界。
美國權威谘詢機構曾作過一個調查:讓各行各業的員工們,描繪他們眼中的成功領導人。結果表明,在員工描繪的成功領導中,有近90%的領導人,關心下屬的仕途遠比關心自己多,僅有4%的成功領導者,被認為隻關心自己的前途。從這個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而需在隊伍中建立自己的聲望,引領大家一起邁向成功!
【經典案例】
1992年,在中關村的一條街上,郭凡生用僅有的7萬元人民幣,成立了慧聰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作為公司管理者的郭凡生,他注重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就,而是大家一起邁向成功,因此,他規定“但凡為公司創造巨額利潤的員工,都可以將其換成公司的股份,成為公司的正式股東。”這一規定為公司的員工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明天。
與此同時,郭凡生也不遺餘力的為沒有股份的員工們,勾畫著百萬富翁的夢想,他在慧聰公司的章程中,還擬定了一份知識股份製:“公司任何人的分紅不得超過企業總額的10%,董事分紅也不得超過企業總額的30%,要將公司70%以上的現金分紅,分給那些不持股的職工。”
2000年,公司虧損了2000萬,合作商們開始紛紛離去,但員工們卻堅定的選擇了留下來,他們為了公司提供的美好夢想,也為了老板對自己的尊重,更為了老板的無限慷慨,通過員工們的齊心協力,郭凡生順利渡過了困難時期。然而,讓郭凡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竟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員工們的精神領袖。
此事以後,郭凡生更加堅定了自己“共同成功”的信念,他深信:“企業之所以做不大的關鍵,往往就在於這個公司隻有一個老板,老板拿走了絕對的利益,而這個企業卻不是靠老板一個來推動發展,當它的主體變為知識推動之時,企業就要不斷地分裂,所以,唯有共同進退,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就這樣,郭凡生秉承著這一信念,創造了企業擁有126位百萬富翁的奇跡!
【智慧啟迪】
放眼職場,每一家企業的階梯領導層中,大多數最高領導者,都是那些能夠吸引人才,並激勵著他們創造出色業績的人,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下屬追隨管理者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管理者自身的獨特魅力,因此,一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要懂得修煉魅力以提高聲望,如工作能力、豐富經驗、人際關係等,從而激發出下屬的潛能,為企業創造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業績!
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在任何一家企業中,唯有踏實勤奮的員工,才會使企業的效益大幅度提高,才能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競爭力,讓企業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更好地立足。然而,若想員工做到這一點,領導就必須先以身作則,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尤其在企業的規章製度上,領導更需要嚴格去遵守,否則,便會給下屬留下“州官放火,百姓點燈”的印象,並逐漸失去員工們的信賴。
積累經驗,做行業的專家
一名成功的領導,必須具備多元化的技術、觀點、能力,要從最基礎的推銷到高深的經濟學,都應做到胸有成竹,甚至還要懂些行業之外的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試問,哪一位員工會不服從專家的命令,又有哪一位員工會不崇拜專業技能比自己高的人呢?很顯然,一旦我們成為行業的專家,那麼,自然會樹立自己的聲望。所以,領導不妨每天抽一點時間來充實專業技能。
提高情商,彰顯個人魅力
管理者如何才能彰顯個人魅力?答案是依靠自己獨有的情商。聰明的領導都懂得對員工進行感情投資,因為它是管理中“花費最少,回報率最高”的一種投資,當員工感受到領導送來的溫暖時,便會無形中在心裏將他無限倍放大,從生硬地上司與下屬的關係,變成一種朋友、知己的關係,甚至還當做自己在職場中的貴人,而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迅速提高領導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