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震看著周遭愈發荒涼的崇山峻嶺,不由得搖頭苦歎。心裏頭是深深的感慨啊!心說爺們兒我今天竟然也上了牛車了!!常常拿這句話罵人,沒想到今天自己竟然親身實踐了!
上牛車啊,在老北京來說,確實是一句罵人的話。這就和說“到鶴年堂去買刀傷藥吧”基本上是一個概念。
舊社會棄嬰的事件比較多,有一部分是因為私生子,不能養。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家裏窮,孩子十幾個,實在是養不起了。
而且那個年代也不存在現在的‘便利條件’不是麼?滿馬路都貼著千奇百怪的避免意外懷孕的辦法。就算實在大不幸都失敗了的話,那出租車廣告上還一堆一堆的醫院廣告呢!
“專業無痛二十年,業界良心。不開刀、無痛苦、半小時就走、絕不耽誤工作……”放眼往醫院婦科門口一看,坐著一排一排連身份證都還沒有的小姑娘……沒辦法,這就是個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年代。
當初那個年代沒有這種‘業界良心’的現象。懷孕了要麼生,要麼就送往育嬰堂。
育嬰堂的牆上都有洞,洞旁邊也有個鈴鐺。當然,不是秦震他們手裏的這種鈴鐺,就是普通的銅鈴。
棄嬰者將孩子放進那個洞裏,然後拉動鈴鐺。裏麵的人一聽鈴鐺響呢,就知道是有人送孩子來了。馬上從洞裏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彼此不見麵、不交談。
其實想想這個規定還是比較體貼人性化的……
因為無論是拋棄還是扼殺自己的親生骨肉,都可謂是泯滅人性。哪怕是你有再大的原因和難處,也沒辦法光明磊落的幹這造孽的事兒。
那總不能,這一敲門,裏麵出來人了。棄嬰者把孩子遞過去,然後昂首挺胸客客氣氣的來一句“喲,您早啊。來,把這給您,這是我親兒子。隻不過實在是不能養活了,所以直接給掐死了。這死孩子還得麻煩您幫忙處理下。多費心啊!”
……總不能這樣不是麼?所以這種行為,還是不打照麵不溝通比較好。免得尷尬。
這育嬰堂就專門備有牛車,每天天剛一蒙蒙亮的時候,牛車就會出去撿拾嬰屍。撿回來的孩子要是還沒死透,就試試看能不能救活。
牛車上有一大木箱子,那箱子的後麵也開了一個洞,這個洞就是直接放嬰屍的地方了。那洞上還掛著一條黃色的布匾,上麵書寫著“陸地慈航”四個大字。
所以在那個年代,老北京人確實以“上牛車”為罵人的話。意思無外乎就是牛車拉的都是死孩子,而且不單單是死孩子,還是沒有人要、或者被掐死的私生子。所以這話罵的也算是惡毒了。
深知這個緣由,所以秦震才會如此之深的感慨。不過好在這牛車的後麵沒有箱子,這讓他心裏還多少舒服點。
不過這人與人啊,就沒有一樣的。有人心思細膩,在意的東西比較多。可也有人就是粗枝大葉、百無禁忌啊!
就比如說老顧吧!秦震知道的,他可都知道。可是他不單單對這牛車沒什麼反感,反而還興致極高的哼哼上了小曲兒!
就見他嘴裏叼著一根不知道從哪揪的狗尾巴草,一邊看著遠處空濛的山林,一邊咬字不清開心的唱著“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
秦震萬般無奈的搖頭苦笑,由衷的佩服老顧這心大的程度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凡稍微長點兒心,都不可能是他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