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預測未來(2 / 2)

剛聽羽東說到這,秦震和顧傑就同時忍不住的問了一句“標誌著什麼?”

羽東似乎早就知道他們會問,於是馬上回道“那個傘形柱標誌著釋迦牟尼出身的王族。這是典型阿育王時期的佛塔建築形式。”

秦震越聽越迷糊,直恨自己的思維智商不夠用!沒線索的時候著急,這忽然出現了一堆線索也著急!!因為一團亂麻屢不開!他現在甚至不知道應該先問羽東哪個問題比較好。

就在秦震焦頭爛額的時候,一旁的馬超忽然問了一句“東少,佛塔不是埋藏屍骨的麼?依照你剛才所分析的意思是…這座佛塔下麵並沒有屍體,而是那寫滿了未來的神奇樹葉?”

反正趕上有問問題的了,秦震索性也跟著插了一嘴“啊對,還有…那個阿育王又不是中國人!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啊?這裏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座模仿他們建築風格的佛塔呢?”

其實馬超的那個問題根本就不算是問題,他隻是想讓羽東給個確認罷了。不過秦震這個問題可真的就是無知求解的問題了。

羽東想了一下緩緩說道“那些先知樹葉是佛教之物,而佛教又是起源於印度。佛教之所以能得以遠傳,完全要歸功於阿育王派遣名僧高士奔赴他國遠方弘揚佛法的豐功偉業上。

在當初,阿育王所派遣的那些聖僧高士,皆都帶著佛教之寶奔赴絕域傳教。東赴緬甸、南下錫蘭,西達塞琉古和希臘諸國,北進克什米爾以及中亞。

就這樣,佛教不僅僅成為了印度的神話,也被傳到世界各地發揚光大。從而成為了與基督、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現在想來,當初進入中國的傳教高僧,所攜帶的佛教至寶,就是那寫滿了國運宿命的樹葉!”

聞聽羽東說完,大家如同醍醐灌頂。這麼一說的話,好像就沒有什麼可不明白的了。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致使那些珍貴的佛寶會被留在了這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葉子來自於阿育王時期的印度,所以這座城裏的君民們就按照高僧的描述,建造或者說改建了佛塔,然後將樹葉封存。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象征的意義。至少不會有人忘了這東西是從哪來的。

也算是秦震瞎貓碰上死耗子猜對了,羽東果然接著說道“在今天的印度比哈爾邦巴拉貢有一處遺址,是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名為那爛陀寺,音譯施無厭。

按佛教傳說所記載,那地方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的誕生與圓寂處。而且釋迦牟尼本身也在那裏講過佛法。所以那個地方一度被人們視為佛法無邊的地方。

當初全世界的信徒都不遠萬裏到那裏去修持禮佛。那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我們中國那幾位知名的取經人。

這座佛塔雖然有風格怪異之處,但是卻與那爛陀寺內的很多特點都有著差不多的類似之處。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將佛教至寶藏放於佛教最著名的建築內,這種做法也就完全說得通了。”

秦震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心中感歎人類的信仰真的是極其強大的。西域小國,半路竟然敢攔下那佛寶不說,還大動土木的改造出了一座其它風格的佛塔!!其用意大概隻是想讓那些樹葉找到一種‘家’的感覺,順便以表虔誠。

秦震不禁搖頭苦笑,他還能說什麼呢?或許,怪就怪自己是個精神貧匱、缺乏信仰的人吧!所以完全不能理解這座城內人民的做法。

這時候,顧傑一邊搓著手,一邊兩眼放光、躍躍欲試的嘿嘿笑道“你看你們說了那麼多,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必要。既然大家對這佛塔有所懷疑,那就應該動起手來,刨開現象看本質。

到時候,那葉子是真是假,有沒有先知那麼一說,甚至是它究竟怎麼來到這裏的,自然都會真相大白!我都跟你們說過多少次了…革命的重擔不能光靠嘴皮子,要貫徹到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