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神秘的任務(1 / 2)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吧。今天這些都市人引以為傲的高速、快速、高架橋以及高樓大廈,這些都是社會文明進步以及財勢發展的象征。但是就在這些繁榮文明的背後,往往都隱藏著一些不太文明的詭異規矩。

比如建築,中國建築設計可謂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在中國隨便哪個地方都會發現幾處令世人驚歎的建築藝術。這其中有一處舉世矚目的建築,它一共有過兩代主人,一個姓朱,一個姓愛新覺羅。

沒錯,那就是紫禁城。這座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建築在當初修建的時候,詭異複雜的異術成分幾乎都可以用神話來形容了。當然,這得歸功於它的主人地位之顯赫。

現今社會雖然不會再有紫禁城當初那樣天兵神將齊上陣的玄幻色彩,但是但凡有工地動土、打樁,也都還是必須要先放炮,甚至是要拜神,還要去找一些‘專業人士’去算算哪一天動土最吉利。這一點,即使是官方的施工隊也不會例外。這是不是本身就已經有了一些神異色彩了呢?

要說起這個規矩的起源,那就要追溯到建築神明魯班了。那個時候建橋修路經常會遇到打樁打不進去、甚至是蓋到一半無故倒塌的現象。那老百姓們就開始絞盡腦汁想辦法,當什麼辦法都行不通的時候,老百姓自然而然的會把希望寄托在神明上。

然後就在魯班的指點之下,找到了一個血腥殘忍卻十分有效的辦法,那就是打生樁。將童男童女當樁子活活埋進去,之後再動土打樁。這樣建築過程就不會再有意外了。雖然聽起來是極其慘無人道,可要命的就是這種辦法居然百試百靈!

世易時移,隨著人類的發展和道德的進化,都開始意識到了這種方法的殘忍。而且除了那些權勢熏天的大樓大橋,一般人想用這種方法也做不起不是麼?於是慢慢就有人開始轉變了這種辦法。比如用活牲口來代替童男童女,再後來是用肉食祭品來代替,最後逐漸演變成今天最為普遍的放炮。

其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提醒一下,那片土地下的‘居民住戶’們,我們這就要動土了,麻煩您讓一讓啊。動人家的地方,在人家地盤上修路建橋,你總得通知一下不是麼。而且無論是怎樣的動土,都會破壞當地土地的風水。輕則觸怒怨靈事故頻發,重則天災人禍厄運連連。所以但凡大興土木,都必須得有一些必要的‘措施’。

除了建築以外,像這種例子還有很多,都屬於心照不宣的秘密。華夏五千年泱泱大國,曆史實在是太久遠,傳承下來的東西也實在是太玄奧。不是一兩個戴眼鏡的科學家隨便一句科學就是真相就能解釋的。有些東西祖祖輩輩世代相傳早已變成了一種習俗,甚至是真理。這一點,無論官民都是一樣的。

所以,秦震十分理解,在避免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情況下,有些手段或者行動需要在暗處進行。這大概就是羽東所說那些神秘部門的本身意義。

“那你的意思是,這個日記上的隊伍,就是你說的那個神秘部門的人了?那他們的任務是什麼呢?”秦震直截了當的問向了羽東。

羽東想了想,然後緩緩說道“他們的任務很艱巨也很複雜,就是在西域這片沙漠裏找三樣東西。一塊玉,一片樹葉,一處寶藏。”

大家的表情第一次在驚詫程度上變的和秦震顧傑差不多了,好像他們也都並不太清楚這裏麵的事情。而秦震聽的也是越來越迷糊,羽東他說的這三樣東西根本就哪都不挨哪,完全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啊!這到底是哪位高層的奇思妙想?

羽東定定的看著秦震那迷茫困惑甚至略帶痛苦的表情,並沒有接著往下說,而是故意等著秦震發問。

對於秦震來說,這就是羽東他最欠抽的地方!看著自己被好奇心所折磨的樣子,他似乎很是享受!!於是秦震這會壓住了情緒問道“你說要找一處寶藏,我理解。你說要找一塊玉...難不成是和氏璧嗎?什麼玉犯的著軍方費盡心機的尋找?好吧,就當是在挖掘中華精髓文化,這玉我也勉強接受了。但是你說要找一片樹葉,我可就沒法聽得懂了!這茫茫大漠裏,能找到棵樹都不容易,要在這裏找一片樹葉?這不是瘋了嗎?”

羽東似乎是很理解秦震此刻強烈的反應,於是笑著點了點頭,等秦震說完了,他才繼續說“這聽起來確實很瘋狂。但是更瘋狂的是,這三樣東西的重要性正好與你所能接受的程度相反。”羽東一邊拿煙,一邊頓了一下接著說“這三樣東西最不重要的就是那批寶藏。其次是那塊玉。最重要的就是那片樹葉。”

這時候的顧傑也是實在忍不了了,催促著羽東趕緊往下說。再這樣聽下去非得急出個心梗腦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