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探索
作者:朱世培 宣蓓蓓
【摘要】總體來說,精確新聞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是不受新聞來源的製約,它的材料是運用社會學抽樣調查的方法獲得的。使報道更加權威可靠。二是報道活動更積極、客觀、公正,使報道內容更加準確真實。三是以數字化信息見長,真正反映群眾的意願。四是將結果輸入計算機處理,重數量分析,對調查的問題量化,具有深度報道性質。”①但目前國內的精確新聞當中還普遍存在著假意見的現象,這種現象已經違背了精確性新聞的本質,因此對精確性新聞中的假意見進行分析和規避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精確性新聞 故意假意見 無意假意見
目前國內關於精確性新聞還沒有統一的定義,綜合學者的意見,大多認為精確新聞是融合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新聞報道。本文引用其中一種定義,即精確新聞是“新聞機構或新聞記者采用民意調查、內容分析、實地調查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來報道新聞的一種新的報道方式,它使得新聞報道能夠更科學、更準確地反映與解釋各種社會現象。”②
精確新聞的優點已為大多數新聞界人士所認可。同時作為一種舶來品(精確新聞最早產生發展於美國,並於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萌芽),精確新聞在與我國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結合時必然有著許多不盡人意和值得改進的地方,本文選取其中的一點即在精確新聞中存在的假意見現象進行簡要分析。
一、什麼是假意見
假意見,顧名思義,是相對於真正具有觀點和建議的意見而存在的,“一般是指沒有真正的態度或者看法,但仍然表達的意見。”③從廣義上來看,我們可以把假意見劃分為故意假意見和無意假意見兩大類。
二、故意假意見的兩種情況
故意假意見一般來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表現為,新聞報道所采用數據的所屬調查機構在調查、收集統計數
據的時候出於主觀性的目的使得數據同現實有一定的出入,給受眾造成了一種假象。這種情況在反應性精確新聞報道當中體現得較為明顯。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方麵,調查機構的偷工減料。要保證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就必須要有科學的調查方法。一般而言,全麵普查是所有調查方法當中準確度最高的,但是它隻適合小範圍的調查,如調查某校某班級的家庭成員人數狀況;對於那些調查範圍大的項目,全麵普查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往往不切實際。對於不適合全麵調查的課題而言,我們會選擇抽樣調查,即“從所研究對象的全體總體中抽取一部分樣本進行調查觀察或測量,然後根據所獲取的樣本數據對所研究總體的某些數量特征參數進行描述或作出推斷,它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根據樣本抽取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隨機抽樣是以一定的統計原則和一定的程序進行選擇,每一個單元被選擇的概率是已知的,而非隨機抽樣並不遵循統計規律而是根據人們的主觀經驗或其他條件來抽取樣本,所以其樣本的代表性比較小誤差也會相應較大”。④由於抽樣調查注重樣本的代表性問題,因此要求其在操作過程當中一定要科學,而有些調查機構由於規模較小,調查能力較弱,為了節約財力和人力,往往會采取自願的原則對某一部分人進行抽查,然後用這一部分的抽查數據推斷出整個研究總體的特征。然而自願原則下進行的抽樣調查隻是表達了那一部分人即願意配合調查的人群的意見,且不論所抽取的樣本總體是否具有代表性,就具體到樣本個體而言也並不能夠說明整個樣本的特點。
故意假意見出現的第二個原因是所謂的商業陷阱。當今,廣告作為一種促銷手段或藝術形式已經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有些商家為了打贏宣傳仗,往往會打著科學研究機構的招牌發布一些不真實的數據,間接甚至直接地向受眾推薦自己的產品,由於新聞機構缺乏相對的專業性,因此對此類商業陷阱的辨識度不夠高,往往為商家做了免費的廣告而不自知,也使受眾在閱讀新聞的同時被動地接受了其中的廣告信息,事實一旦證明數據虛假之後,新聞媒體要想再取得受眾的信任就會比較困難。
第二種故意假意見主要是從新聞媒體自身的角度考慮的,即新聞媒體在精確新聞的采寫過程中,不依靠其它機構的協助,自己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這一種故意假意見體現在主動性精確新聞報道之中較多。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少數新聞工作人員缺乏奉獻精神,不敢麵對在調查中會出現的種種困難。同時急功近利,認為精確新聞所需要的調查時間太長,出稿慢,回報不明顯;二是在市場經濟下,新聞媒介為了在競爭中生存,片麵追求高利潤,一味強調高收視率、高發行量,追求轟動效應所致。那麼如何規避故意假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