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族群之間的跨文化傳播研究(1 / 3)

——基於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調查

調查研究

作者:杜敏 蔣亞東

【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眾多的民族各有各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如何使他們和諧發展,這對維持我國文化的多樣性,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及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具有重大意義。要創造好的文化交往環境,就必須從人們文化交往的方式手段開始。閱讀課外讀物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生熟悉漢文化,將漢文化與本民族文化很好的對接,實現不同族群之間的跨文化交流,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 文化 知溝

跨文化傳播,就是不同文化以及處於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之間的交往與互動,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之間發生的信息傳播與人際交往活動,以及各種文化要素在全球社會中流動、共享、滲透和遷移的過程。①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為例,從地區文化和傳播研究兩個方麵來看跨文化傳播是如何在甘南少數民族地區(夏河縣)發生作用的。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地區文化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南部,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四川阿壩、青海黃南州等相連,麵積4.5萬平方千米,人口68.01萬,其中以藏族人為主,有36.7萬,占總人口的54.0%。另外還有漢、回、土等民族。

甘南藏族的文化風俗習慣是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該地區的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包括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等因素,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該地區的生活方式、曆史傳統。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人民在婚嫁、服飾、飲食、居住、節日等生活方麵無不展示著該地區獨特的文化風貌。那麼什麼是文化呢?

1、文化的涵義

愛德華·泰勒1871年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對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個複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②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發表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中對文化的解釋:文化是某個社會或社會群體特有的精神、物質、智力與情感等方麵一係列特質之總和;除了藝術和文學之外,還包括生活方式、共同的生活準則、價值觀體係、傳統和信仰。③

2、文化的主要特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由於一個民族使用共同的語言、遵守共同的風俗習慣,其所有成員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所以文化往往以民族性的形態示人。文化的這種特性使得它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文化在深層次上說是穩定的。大到國與國,小到一國之內的不同族群,不同階層的人的交流都是特定文化在相互衝擊碰撞中不斷吸收、變動或舍棄或接受著對自己來說是異質的文化,但是這種變動一般是表層的、外部的變動,其深層次、內部的文化具有強大的保持自身穩定的文化結構的能力,這些因素就是相對穩定的規範和觀念,如習俗、道德、世界觀價值觀等等。所以相較來說“文化表層結構的變化,從速度和質的方麵都遠遠超過深層結構的變化。譬如,衣、食、住、行乃至語言等方麵的變化,要比宗教、價值觀、世界觀等層麵的變化明顯得多。”④

通過以上的分析,結合此次甘南自治州夏河縣的調查,發現在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動中雖然不鮮見漢族的服飾、飲食、交通工具等等對藏族人民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尤其是對藏族的年輕人來說,但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仍是十分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