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上述理由,當一場唇槍舌劍的爭辯到來之前,你必須首先冷靜地考慮一番,弄清楚以下幾個事項:
1.不要為不相幹的小事情爭論。
2.不要因為虛榮心或表現欲爭論下去。
3.自己在這次爭論當中究竟可以得到什麼?究竟又可以證明自己的什麼?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們隻在不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無傷大雅’地認錯。”這句話雖然不勝幽默,但卻是事實。由此也可以證明:願意承認錯誤的人是少的——這就是人的本性。
如果認為爭論是一次積極的爭論,是值得我們去爭論的。那麼在這過程中,我們仍需時時把握住自己。因為在爭論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世界上最正確的,隻顧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忽略了要耐心誠意地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這就往往可以使善意的爭論變成有針對性的爭論。需要強調一下,這種現象是很危險的,也很常見。因為即使最善意的爭論,也是由於雙方的觀點有分歧引起的,所以,在一開始,雙方就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對於對方的論點,根本就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來,爭論過程中就難免有情緒激動,麵紅耳赤,甚至去翻對方的陳年老底。所以,當雙方都各執己見,觀點無法統一的時候,你應當控製情緒,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擱下來,等到雙方較冷靜時再辨明真偽。也許,等到你們平靜的時候,說不定會相顧大笑雙方各自的失態呢。
而在當你勝利的時候,你也應該表現出自己的大將風度,不應該計較剛才對方對你的態度。爭辯是一回事,而交情又是一回事,切不可混為一談。當他向你認錯的時候,也萬萬不該再逼下去,以免對方惱羞成怒。
爭辯結束後,你也應該顧及到對方的麵子,可以給對方一支煙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幫一點小忙,這樣往往可以令他恢複愉快的心理。
哪壺不開提哪壺
領導在與員工交談的過程中,有的時候為了讓員工產生親切感,難免說一些隨意的話題,但是即使關係比較好,身為領導也有幾個相當忌諱的話題,下麵我們來一一介紹。
1.員工的隱私
隱私是員工所擁有的一些不願公開的秘密。除非是員工主動告訴你他的隱私,否則不要隨意去打探員工的隱私。尊重員工的隱私,是尊重員工人格的表現。如果領導不顧員工保留隱私的心理需要,盲目懵懂地去詢問員工的隱私,就會影響兩個人的談話效果,還會讓員工對自己產生不良的印象,進而損害領導和員工的關係。即使是員工主動將自己的隱私告訴領導,來征求領導的意見和看法,領導也應該注意回答的內容,不要得意忘形,像一個專家一樣出謀劃策、說三道四。隻要說一些象征性的話就行了。如果員工非要領導說一些建設性建議,領導不妨給員工講一個故事,說他有個朋友曾經也遇到這樣的事情,結果是怎麼樣解決的,僅供他參考。這樣即使建議沒有任何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後果,領導也沒有必要自責什麼,員工也不會將過錯歸結到領導身上。
2.員工的傷心事
員工的傷心事不能當作談話內容,一來是因為員工的傷心事並不想被很多人知道,除非這個員工心理上有某種急於傾訴的需要;二來員工如果沉湎於傷心事中,就很難和領導交談下去,因此領導要極力回避別人的傷心話題。雖然通過同情別人往往能夠贏得別人的好感,但是提及別人傷心事的辦法終究不是高明的談話方法。
3.員工的尷尬事
當得知員工有些尷尬的話題時,領導一定要回避。因為尷尬的話題一說出來往往會使員工覺得特別別扭。尷尬話題可以說是別人的禁忌話題,領導在會見員工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別人對哪些話題十分尷尬。
領導日常講話六大禁忌
“我會說話嗎?”這是一個看似十分簡單實則常常困擾領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