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自認為自己的演講技巧已經十分精湛了,但他聽說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非常有名,於是他向蘇格拉底請教演講術。在蘇格拉底麵前,他為了表示自己有好口才,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話。
最後,蘇格拉底要他繳納雙倍的學費。
那年輕人驚詫地問道:“為什麼要我加倍呢?”
蘇格拉底說:“因為我得教你兩樣功課,一是怎樣閉嘴,另外才是怎樣演講。”
管理哲理:成功的業務員在推銷產品時,懂得語言的巧妙運用,能做到該講則講,不該講則不講,該點則點,點到即止,恰到好處。某些時候,閉嘴比滔滔不絕更有利於銷售。
緊俏推銷術
經營皮箱的法國路易·維頓公司僅在巴黎和尼斯各設一家商店,在國外的分店也隻有二十三家。他們嚴格控製銷量,人為地製造供不應求的緊張空氣,即使客戶要貨量再大,也不予理會。有一名日本顧客八天上門十次,每次提出要買五十隻手提箱,但銷售員聲稱庫存告馨,每次隻賣他兩隻。這個公司通過這種緊俏推銷術獲得了銷售上的巨大成功。我國有一家商店,起初把購進的二十多台某洗衣機全部都拋到門市上,幾天內問津者不少,可僅售出一台。後來,他們參照國外的緊俏戰術,把大部分洗衣機搬到倉庫裏,門市上僅擺出幾台甚至一台(也掛上“樣品”的牌子之類),很快給消費者製造了一種緊俏心理。一些本來猶豫不決的顧客購買欲望激增,結果二十台洗衣機不到三天就售空了。
管理哲理:這種戰術來源於客戶緊俏商品需求的心理。商品不變,變換的僅是推銷的方式,效果截然不同,難道不值得我們借鑒嗎?
推銷員的招聘
一大早,小李應約來應聘推銷員。他左轉右轉尋至某大廈某層某號。
“請問這是某公司的招聘辦公室嗎?”小李很有禮貌地問。
“你搞錯了,這不是某公司的招聘辦。”一男子回答。
小李一愣,回身看看房號,又走了進來:“對不起,招聘啟事上寫的應該是這裏。”
“哦,現在還沒到麵試的時間呢。”另一男子回答。
“那我可以坐在這裏跟你們一起聊聊天嗎?”小李問道。
“別等了,要聘的人已經滿了。”又一男子說。
“可是招聘啟事上的截止時間是明天。請務必聽聽我自我介紹。”小李堅持用簡短的語言把自己的情況及工作設想說完。
“行!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那三個男子相視一笑。
原來他們的三句話考的是推銷員應該具備的判斷力、融洽性和鍥而不舍的推銷素質。
管理哲理:好的招聘方式不在於有多麼嚴格的考核程序,簡單明確的就是好的。該公司根據推銷員的職責要求,巧妙設計了三個相關問題,就快捷地判斷出了應聘者是否適合推銷員工作。
經理人技巧課堂
業務員突破拒絕十一法
1.客戶說:“我沒時間!”
那麼推銷員就應該說:“我理解。我也老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不過隻要三分鍾,你就會相信,這是個對你絕對重要的議題……”
2.客戶說:“我現在沒空!”
推銷員就應該說:“先生,美國富豪洛克菲勒說過,每個月花一天時間在錢上好好盤算,要比整整三十天都工作來得重要!我們隻要花二十五分鍾的時間!麻煩你定個日子,選個你方便的時間!我星期一和星期二都會在貴公司附近,所以可以在星期一上午或者星期二下午來拜訪你一下!”
3.客戶說:“我沒興趣參加!”
推銷員就應該說:“我非常理解,先生,要你對不知道有什麼好處的東西感興趣實在是強人所難。正因為如此,我才想向你親自報告或說明。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來看你,行嗎?”
4.如果客戶說:“請你把資料寄過來給我怎麼樣?”
推銷員就應該說:“先生,我們的資料都是精心設計的綱要和草案,必須配合人員的說明,而且要對每一位客戶分別按個人情況再做修訂,等於是量體裁衣。所以最好是我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來看你。你看上午還是下午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