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覺得自己沒用的沈氏在接下來的幾天裏賣力的輔助三丫,大丫也是幫著忙裏忙外,而二丫和趙有福二人則是一人忙著往返小院與一品豆腐之間運送貨物,而二丫因為三丫走不開便代替三丫在一品豆花的專櫃那裏守著。
本來三丫是準備等到中秋那一天才推出中秋蛋糕月餅,但是沈氏他們認為提前兩天就推出去,畢竟很多的人需要提前買好送禮,於是便有了這樣的一幕:三丫大丫和沈氏三丫在廚房裏忙的熱火朝天,趙有福隔不了多久就要出門往一品豆腐送一趟貨,二丫守在專櫃那裏也是忙個四腳朝天,要不是平時受恩惠的店小二幫忙,估計是怎麼也忙不過來的,本來開始的時候二丫還很高興,生意好得沒話說,不過,沒過多久笑臉就垮下去了,隻有機械的重複這裝月餅和收錢,找錢的動作,以此循環不知多少次之後,二丫算是體會到了,這錢賺的真是痛苦呀!二丫想休息一下,可是架不住客人一個接著一個,二丫就算有心想要休息也不可能,總不可能丟下生意不做吧!
如此的任勞任怨了三天之後,三丫驚訝的發現就這幾天的利潤居然達到了以前的一個月的一半之多,不得不說,真是暴利呀,節日的噱頭真的是夠賺的,怪不得在現代無論賣什麼的店鋪隻要遇上節日就是各種促銷,即便沒有節日也會給創新一個節日,反正過程並不是罪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樣把商品給賣出去,不能不說,自己的這些隻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但不管怎樣,總之是賺到錢了不是?這就夠了。
在三丫一家沉浸在中秋暴利的喜悅時,這邊文清彥對於剛送上來的賬本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就這幾天的盈利就快趕上了上月的一半,真是讓人不想吃驚都不行,文清彥想到那個大眼睛女孩,也不知道她的小腦袋是怎麼想的,那些沒見過的小吃,還有他驚人的生意頭腦,若是男孩是不是更不得了,更何況是山裏出來的,剛開始的時候自己也是白般的吃驚,著人調查過,本以為會是什麼落魄的商人的後代,可是結果卻是往上八輩都是農民,也就自她起才開始經商的,這也就算了,主要是她才8歲,一個女孩子八歲就這麼聰明,就算是在京裏也沒聽說過呀!
不得不說三丫這份驚人的生意經是令人嫉妒的,特別是文清彥從小就一直是被別人誇讚的對象,自己之前的驕傲算是被三丫的出現給破敗了個七零八落,特別是這是一個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的小孩,還是個女孩子,文清彥心裏的那扇門就這樣“嘭”的就碎成了渣……
不過,撇開這些來說,文清彥還是非常的慶幸當初的自己慧眼識英雄,如不是這樣的話如今坐在家中唉聲歎氣的人就是自己了。要知道,三丫式月餅的出世,把以前的那些老字號的生意打下去了一半,現在整個靠山鎮家境稍微過得去的人這個中秋買的月餅和點心都是從一品豆腐買的,作為一品豆腐的老板之一,走在大街上人提著的滿目都是一品豆腐的禮盒,心裏的滋味簡直比喝了蜜都還甜,難道這就是成就感?不過,唯一令人遺憾的就是,這些都是哪個小不點弄出來的,自己這個老板似乎沒用了一點,但是,作為商人,賺錢才是最重要的,管它出謀劃策的是誰,重要的是,最終錢都是流進自己的口袋,這就足夠讓人高興了。這並不是說文清彥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但作為家裏的頂梁柱,該有的特質還是該具備的,畢竟跟其他的比起來,錢才是這個大家庭生存下去的根本,也是維持文府地位穩定的最基本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