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席沒有現代的豐富,不僅體現在食物的種類上,還體現在食材的處理方麵,本來三丫對這次吃酒席抱著很大的期望,可是上來的才出了煮,還是煮,煮的雞肉,煮的鴨肉,煮的豬肉,煮的豆角……看著桌上清一色的煮菜,還有狼吞虎咽的一桌人,特別是對麵還有一個邊吃邊吐的小奶娃,三丫覺得自己還沒吃就已經飽了,胡亂的吃了幾口,就趕緊借口說自己飽了,下了桌。

自己搬了張小椅子在樟樹下乘涼,記憶還停留在那一桌的水煮菜上,想想都覺得膩,不過肚子好餓呀。早知道就拿隻雞腿才下桌就好了,三丫便摸著肚子邊想。

就這三丫聽著肚子的進行曲有點昏昏欲睡的時候,一股雞肉的味道通過空氣進入了自己的鼻子,不知是不是引起了共鳴,這下肚子叫的更歡暢了,三丫轉過頭想叫吃雞肉的那人走遠點,卻看見沈氏拿著隻碗,盛著飯和青菜外加一隻肥溜溜的大雞腿站在自己後麵。

“諾,快吃吧!”沈氏把碗遞給三丫。

看著自己麵前的碗,三丫頓時覺得沈氏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母性的光輝,不等沈氏說話就迫不及待的接過碗和筷子,狼吞虎咽起來……

也不知是不是餓的狠了,不一會兒三丫就把一碗飯就著青菜吃完了,也沒管沾沒沾上別人的口水,最後隻剩下那隻溜圓的雞腿,三丫也沒管什麼形象,把碗筷遞給沈氏,抓過雞腿就啃了起來。看著那些玩的小孩子都看著自己手裏的雞腿,三丫也沒覺得不好意思,邊啃心裏還邊感歎:“這就是還是孩子的好處呀!”,最後還不忘把啃完了的雞骨頭,扔給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的那隻離自己三步遠的大黃狗,拍拍手對著那隻正啃骨頭的狗說道“我這也算是仁至義盡!”然後鄙視了一下自己。

吃過午飯之後,陸陸續續就有人開始離開,最後就隻剩下三丫這一家人,沈氏和趙有福幫著忙活剩下的事,大丫本來也是準備幫忙的,不過被大舅媽給趕了出來,最後隻能和二丫三丫他們玩跳繩。

三丫畢竟小,玩了沒多久就累的氣喘籲籲的,好在大丫和二丫本來就對這遊戲不怎麼感冒,三人便友好的各自搬了張凳子坐著,聊聊頭花,花樣子什麼的。

等沈氏他們忙好了,三丫呆著實在是沒勁,就催著沈氏回家,這話卻剛好被沈外婆撞見,不管三丫的意願硬是留了晚飯,不過好在顧及三丫他們還要回家,早早的吃了晚飯。雖說是早吃了,再早也早不到哪去,畢竟時間擺在那裏,總不可能剛吃中飯就吃晚飯吧?要真這樣,會被人笑的。

趕在太陽下山的時候吃了晚飯,還切了蛋糕,大家分著吃了之後,沈外婆才讓沈小舅去借了牛車送三丫一家回家。雖然走得時候天還沒黑,可是架不住路遠,等三丫一家到家的時候,天已經不怎麼看得清了,無奈,沈小舅架不住眾人的挽留,再說走夜路著實不安全,隻能留在趙家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才趕著牛車家去。

一家人送沈小舅到了村口,一直等牛車看不見影才回家。因著這會並不是農忙,回到家,沈氏便帶著大丫和二丫倆人做繡活,趙有福在院子裏拿著早幾日曬好的柳條編籃子,上次趕集的時候趙有福編了幾隻籃子去賣,見比大框賣的更好,趙有福就決定放棄買大框該賣小籃子。而三丫,卻是在灶屋轉了轉,轉眼便拎了一把下鋤頭去給院子裏的那幾顆茄子樹還有上次在河邊帶回來的西紅柿樹除草,澆水。三丫準備過兩天讓趙有福幫自己削些竹片子好給做個籬笆,不然老是要防著那兩隻下蛋的老母雞禍害它們,更氣人的是因為那兩隻老母雞能下蛋,沈氏對他們簡直就像是伺候主子一樣,這讓三丫想懲罰它們都不行。搞得三丫要天天放著,就怕一不小心,那幾顆來之不易的東西就讓他們給禍害了。特別是,茄子樹看著過不了多久就要開花了,更得注意些。所以,三丫才想著給圍個籬笆,免得自己成天提心吊膽的。三丫還想著,等圍了籬笆之後,再種倆顆葫蘆樹,那樣等秋天葫蘆爬滿牆的時候別提有多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