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叢書的一部分,本書主要探討了金融霸權與大國崛起的問題。就在本書寫作接近尾聲的時候,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受其影響,不僅美國股市接連下跌,就連歐洲和亞洲股市也步入熊市,即使被譽為是“黃金十年”的中國股市也從6000多點下跌倒2500點,導致了中國股市的市值跌幅過半,股民的財富大幅縮水.這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關美國通過次貸危機來發動又一場“金融戰爭”的說法喧囂雲上。當然事實如何現在還難見分曉,但不可否認的是,金融對國家實力和地位的影響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變得更加明顯,這也是本書寫作的本意,希望能為讀者在思考問題時提供一定的借鑒。

本書由孫健提出撰寫框架和綱要,並主持全書的編寫及統稿工作,由孫健和王東擔任主編,此外,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的講師豐坤坤也為本書的資料搜集和文案整理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並撰寫了書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中的部分章節。

本書的寫作是從一個較為新穎的角度展開,從金融霸權的角度來係統闡述大國崛起的問題,類似的著作不多,因此本書的寫作也是一個新的嚐試。感謝書中引用的各位學者的觀點和內容,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並係統總結和參考先行者的精髓,我們才能進行一定的創新。但因為本書涉及到的資料實在太多,來源也較為繁雜,部分引用的文章難以找到出處和作者,因此有些資料未能一一注明出處,敬請原諒,如有涉及版權方麵的未盡事宜,請速與主編聯係,E-mail:[email protected].

1趙英,大國天命--大國利益與大國戰略,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10

2安德魯《超級大國也需要朋友》,載英國《觀察家報》,2003年1月12日

3資料來源:陳奉林,近代大國的崛起及其曆史啟示,外交評論,2006、10

4本節資料來源:遊博,大國興衰理論述評,社會主義研究,2005、1

5資料來源:黃解宇、楊再斌,金融集聚論--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論與實踐解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1

6資料來源:項俊波著,國家戰略視角下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9

7高長春編著,戰略金融--國際金融中心生存報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9

8黃育華,國際金融中心的曆史考察與現狀分析,中國城市經濟,2004、12

9資料來源:高長春編著,戰略金融--國際金融中心生存報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9

10案例來源:薑海川,金融戰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11

11 本節資料來源:陸鋼,戰後金融外交與美國金融霸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9

12 資料來源:池小平,地理大發現的基本動因與重大影響,集寧師專學報,2006、3

13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4池小平,地理大發現的基本動因與重大影響,集寧師專學報,2006、3

15李世榮,15世紀以來世界九強的曆史演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16唐晉,大國崛起--以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解讀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曆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17魯慎,16世紀初葡萄牙東方海上優勢的確立,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0、4

18張家唐,論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的貿易,河北大學學報,1994、1

19李世榮,15世紀以來世界九強的曆史演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0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編著,大國崛起--葡萄牙、西班牙,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