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登高望遠:馬金芳的百年宜禾夢(3)(1 / 3)

那個拒絕外資收購宜禾,拒絕後半輩子高枕無憂、拿大筆金錢過悠閑日子,更喜歡“每天都要動腦思考,每天都睡不著覺,每天都有煩惱的事情”的馬金芳,也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這是自我鞭策、力求完美、不斷推動職業裝企業和行業進步,同時不斷自我提升、天天向上的馬金芳。

“現在大家都在說中國夢,沒有夢想的人生是很枯燥的,一定要有夢想,並且為了這個夢想不停地去奮鬥。”

“把宜禾做成中國職業裝行業最專業、最權威的企業就是我的夢想!雖然創業這麼多年非常累,但是我看到企業成功非常高興。正是這個夢想支撐我多年來一直都在向前走!”

——這是滿懷熱情,滿懷夢想,不斷追求夢想,並且實現夢想的馬金芳。

夢想,讓馬金芳勇猛精進,一往無前。

2.矢誌不渝 百年宜禾

宜禾企業就是一個品牌,如果努力做好能成為一個世界的品牌,我祝宜禾早日走向世界,為中國的職業裝爭光。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傑

從宜禾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我們看到了我國職業裝的發展勢頭。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閃淳昌

美國亞洲協會會長Vishakha Desai女士與馬金芳在亞太地區傑出女性論壇現場。

外國駐華大使考察團參觀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宜禾牌高級服裝將現代的服飾風格與職業裝簡潔實用的特點糅合在一起,既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現代流行趨勢。

——江蘇省技術監督局張前

我衷心地祝願以宜禾為代表的職業裝企業在品牌化的道路上加快步伐,早日在世界職業裝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上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湯兆兆

取法乎上 見賢思齊

“取法乎上”,語出《易經》。“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意思是說,一個人製定了高目標,最後仍然有可能隻達到中等水平,而如果製定了一個中等目標,最後有可能隻能達到低等水平。

《孫子兵法》亦雲:“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唐代李世民《帝範》:“汝當更求古之哲王以為師,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不免為下。”

南宋詩論家嚴羽《滄浪詩話》:“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

“取法乎上”多被引用,引申的意思是,無論治學還是立事,一定要誌存高遠,並為之努力奮鬥,才有可能登峰造極。

縱觀馬金芳的創業史,她在創業的過程中可謂一直是“取法乎上,見賢思齊”。馬金芳當年之所以選擇專心做職業裝,除了看到未來市場的巨大潛力,也是因為感受到與國有大型企業合作,可以學到從生產管理到人員素質培養等多方麵的先進之處。後來,隨著宜禾的發展壯大,個人視野的不斷開闊,馬金芳也不斷向國內外業界同行學習——放眼德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美國等業界最知名的企業,職業裝製造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它們的產品質量標準、科技含量都是中國企業研究和學習的標杆,馬金芳把它們作為宜禾的榜樣。

如今,國際知名的職業裝品牌已經大舉進入中國職業裝市場,並且經常與宜禾等國內品牌同台競爭,馬金芳在分析眾多競爭對手的同時,格外關注美國的知名企業——杜邦公司。

因為每次國內競標的時候,杜邦都是宜禾的競爭對手。而且,杜邦有部分特種防護產品與宜禾的產品雷同,但是就衣服的科技含量而言,宜禾離杜邦還有一定的差距。馬金芳認為,外國人能做到的事情中國人也能夠做到,現在一時還不能超越它們,是因為歐美企業發展的具體條件和外部環境要比中國企業優越,歐美的經濟、科技發展起步也比中國早。馬金芳覺得,宜禾應該向目前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杜邦看齊,把它當做一個宜禾能夠看得見的目標,作為一個科技方麵、研發方麵的榜樣來學習。

正當眾人以為馬金芳會滿足於將“宜禾”打造成中國職業裝的權威專家的時候,她卻再次“見賢思齊”,找到“宜禾”未來的航標——杜邦。這並不是一家全球職業裝領域的大牌,而是一家有二百多年曆史的科學公司。這樣出人意料的選擇,又是為什麼呢?

為了研究競爭對手,馬金芳經常找介紹杜邦企業的書來看。了解了杜邦的曆史,馬金芳覺得隻要有決心、有恒心,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把握住每一次機會,就能把企業做好。馬金芳也希望宜禾能像杜邦一樣不斷地成長,成為偉大的百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