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的了。也有個人的,也有三三,兩兩的人組成小型散亂組織……。在這些表演隊中,最為簡單的那就是
跑竹馬的了,隻要是個人,能跑就行,所須道具也非常單一。從人到物,直到上場的過程是這樣的;就是在
正月十五之前,誰家有個後生,願意到鬧花燈之際的場子上跑跑跳跳,也就幫個人場,由家長到社團;‘就
是前麵提到的孫家大院’裏打個招呼。社團對人選沒有認何要求,即來之就安之……。願意去的大都是十幾
歲的少年,都景的一頭疙瘩。當家長的當然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掃興,就在百忙之中,騰出手來在自己的家中
做竹馬,一切費用全是自理,沒有人給一分錢。先用竹簚子紮成馬背狀的殼子,殼子上留個孔,大小與表演
者的腰圍相稱,在殼子的周邊用麻、頃紕子下垂剛好離開地麵。殼子用彩紙表糊,表演者上了場子,一隻手
拿著馬頭,一隻手拿著馬鞭子,用繩索把馬背殼子係在腰間,跑動起來,離遠看,有像馬與人互動的樣子,
一溜也有幾十個。這些表演隊之中,有個‘鷸蚌相爭’的表演。蚌、俗稱;‘歪巴子’,也用竹簚子做成
貝殼狀,大小與表演者的身高相稱,殼也用彩紙表糊。上場時把貝殼子係在腰間,兩隻手抓住兩個貝殼
的內側,一張一合,貝殼裏的人,留給觀眾的印相是化了妝的仙女模樣。時而這個;‘仙女’。打口哨,這
一聲尖叫不要緊,要緊的是,立馬讓人感到這個;‘仙女,’是妖怪變化而來,實際上也是男扮女妝。
再一個就是魚翁和鷸,‘鷸蚌相爭,魚翁得利’逢場作戲讓你笑口常開……。
其他的散才、天才之士,到場子裏盡情的自由發揮……。還有貨郎、小爐匠、軟八股、硬八
股、賣狗皮膏藥的郎中……。都能到場子裏洋相百出,另外還有戲曲、武術、氣功、雜技、魔術……。
都有自己的絕活;正是‘歡天喜地放異彩,南集場子聚散才,通宵達旦元宵夜,隻緣梅花迎春來。’
這麼熱鬧非凡的場麵,可不知為什麼,就是沒有扭秧歌的,真是一個地方一個月亮。鬧花燈熱熱鬧鬧,正月
十五仍然是寒氣逼人。眼看著表演已近尾聲,前來湊熱鬧的人越來越少。有的孩子,倒是不怕冷,向著大人
尋問;‘這就完了嗎?明天還有嗎?’大人牽著孩子的手說;‘今天到此為止,明天也沒有了,要看得等到
來年正月十五。’無論怎麼說,今年的花燈還是鬧騰完了,有的光景,趕上正月十五雪打燈,那就把個花燈
之夜給免去了。就有這麼一年,大雪不期而遇,剛是掌燈時分,份份揚揚的大雪,緊一陣慢一陣,一直下到
正月十六也沒放晴,到了晚上還是零零星星……。很晚了才露出了月亮,時隱時現。隻見的,這個時候的月
亮,又大又圓,月光反射在雪色上,夜如白晝。怎麼會是這般光景。正是;‘正月十六月更圓,仙女散花到
那邊,銀裝素裹采雲霧,玉樹榮庭不夜天。’地上白了,房上白了,樹枝上也鑲上了銀層,一片銀白世界,
北風一吹,樹枝上的雪層,成團的向下落……。
今年的花燈之夜,各個表演隊失去了一展演技的機會,說起來是個掃興的事。可農家不是這麼認為;哎,鬧
花燈,就是夢想著風調雨順,這不鬧,就如了心願,至與表不表演,那都是扯旦的事,瑞雪兆豐年才是最需
要的。把‘好’放到小車上,推‘好’了;‘今年真龍代假龍,漫天皆銀舞東風,千家萬戶圍爐坐,農家最
愛雪打燈’。幾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