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鬧花燈(一)(1 / 2)

正月是一年之首,是農閑的月份,是做全年打算的月份。老俗語;‘一年在與春,一天在與晨’。一個好的

開端是重要的;莊戶人家,隻要春天風調雨順,能播上種,那到了秋天準錯不了。‘痛收之年,不收無苗之

地’。還有一句俗語;‘春半年、臘半月。’這指的是生意人的感受。往往上半年的生意,還趕不上臘月,

半個月的生意。單從生意人的感受上,讓人也感受到了年的重要。這鬧花燈,是新年的夢想開端……。農家

總是充滿夢想……夢想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五福臨門,財源滾滾,子孫滿堂……。這是為什麼呢?因

為農家的命運,要靠老天爺的恩賜……。如果老天爺一反臉,旱了,是災。那澇了又是災。唉……除了努力

奮鬥之外,那就是夢想……。農家鬧花燈,就是為了實現夢想才鬧的。一邊鬧花燈,一邊和親朋好友,談笑

風聲,互相交流過去一年的生活經曆,總結經驗,爭取在新的一年裏,事業有成……。說白了,都是親盼親

好,鄰盼鄰安,希望都能過上好日子。這一年的好與壞,農家往往以這個春節過的好與壞,來做個衡量,春

節、春節、一年的總結。如果連個春節都沒過好,甚至連餃子都沒吃上,那這家的生活光景是可想而知的。

不禁有人懷疑;這可能嗎?在舊中國這樣的窮苦人家還真有。到了解放後,一天好一天,也就沒有了這種

現象。從曆史上看;沒有一個皇帝,能讓中國的老百姓吃飽飯,試想,連飯都吃不上,何談強國?事實證明

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硬道理。

各家、各村、各州府縣乃至國家……。都有一個當家人,這個當家人如國強大,帶一國,這國能強大,帶一

縣,縣能強大,帶一村、一族、一家、都能強大。這就是一句俗語;‘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能

當家,才是當家人。就現實而言,各姓氏家族裏,還有個族長,這個長可是個最原始的長了。這個族長為了

自己的家族興旺發達;要吃虧包憨,小不忍則亂大謀。要當好這個長更不簡單,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族長的

一切努力都是義務的。雖然如此,為之努力的還是大有人在,就得去擔當,這是中華民族永不言敗的根本所

在,是中國特色。舉一實例,一個姓氏上,在族譜上找不到長支的去向?那到哪裏去了呢?追及原因,原來

在兵荒馬亂的年月,長支已經挺而走險,帶領本族血氣男兒去抗擊外侮,此時此刻,把小兄弟安值在家中。

這樣的事,不要一一列舉;誰又能真正讀懂家史、碑文?

再一例;在舊社會,有個家族的成員,生活很困難,過年了,甚至連餃子也包不上了。這時有人向族長反應

,族長聞訊後,自己做個表帥,然後,再號召整體家族成員,都給點,眾人幫一人,這個族員就把個年過了

,趁佳節之際,招開個家族聚會;順便向大家提個醒,無論是誰,在外麵混事,要誠信做事,老實做人。不

能幹一些不靠譜的事。困難族員心知肚明,雖然沒指名道姓,自己心裏最有數,心中之話;一定要從新再來

,混出個模樣。這樣的事在一個家族中,僅僅是冰山一角,難念的經多著呢。困難的族員把年過了,家家戶

戶把年過了,其樂融融……。再過那就是鬧花燈了。這個鬧花燈之夜,那可是有些年頭了。這個組織鬧花的

台前幕後,從古到今都少不了,各家族的族長來抄持,他們的付出是義務的,關鍵時刻要付出真金白銀,最

重要的是擔當。所以講鬧花燈,就把族長扯了進來……。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遠親不如近鄰,更近的是對門

……。在正月十五鬧花燈之前的這段日子裏;農家哪一天都有說頭,過了初一,是初二,過了初二是初三,

新女婿上門來拜年。‘這是台兒莊地區的習俗。’初五為五忙日;‘這是沂蒙山區的習俗。’‘北京地區把

初五則定為接財神之日……、各地區,有各地區的習俗。在飯食上也有說頭’。七沫八福,九鯉魚……。初

三、十三、二十三是楊公祭。在沂蒙山區,一個叫三道峪的地方,有一支楊家將的後代,他們致今祭奉著自

己的組先,其他人家也有隨祭的……。過年了,各家都有各家的祭拜,各自為便,隨風就俗……。

過年了;誰家都有三朋四有,七大姑、八大姨、鄰裏百舍。趁著過年的酒、菜……。你來我往,聚到一起;

擺上一桌,推杯換盞,海外天空,暢飲談笑……。酒足飯飽之後在打上幾圈麻將。有者則到另一去處,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