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離世
高陽公主一大早就找人傳話把雉奴叫到房府來,她希望雉奴能勸勸皇上,讓皇上與武媚娘見一麵。雉奴回到宮中便向皇上提起此事,皇上卻不打算與武媚娘見麵。
雉奴還未從禦書房離開,皇上卻突然暈倒,雉奴趕緊召來太醫為皇上看病。房玄齡知道武媚娘私下與李義府聯係的事情,他佩服武媚娘對皇上的深情,但他勸武媚娘不要試圖再與皇上見麵。這時一名小廝向房玄齡稟告皇上突然生病暈倒的事情,房玄齡趕緊連夜入宮,一旁的武媚娘聽到後也很是擔心。
皇上突然暈倒一是因為親自北伐時中的箭傷未徹底痊愈,二是因為皇上吃了西域貢上的長春丹,一開始雖會感覺神清氣爽,其實長春丹在透支人的精神元氣。
眾大臣在偏殿等候謝太醫為皇上治病,好不容易皇上轉醒,長孫無忌去叫房玄齡時,卻發現房玄齡在座位上已經咽了氣。
入夜高陽公主想辦法把武媚娘帶入甘露殿,武媚娘一見到皇上便流著淚訴說愛意,皇上還以為是自己的幻想,沒想到武媚娘真真切切地站在他的麵前。
高陽公主計劃與辯機私奔,武媚娘本想勸她不要這麼做,但高陽公主去意已決,她答應幫他們一把。長孫無忌的探子告訴他武媚娘私下與李義府勾結,而且還要幫助高陽公主與辯機私奔,長孫無忌告訴手下等高陽公主與辯機出了長安就將他們一舉拿下。
隔天武媚娘正幫著高陽公主與辯機私奔離開長安時,被侍衛抓住帶回宮中。皇上指責高陽公主與一個僧人私會,她喊道自己不要再過逆來順受的傀儡日子,她想要追求自己的愛情這並沒有錯,皇上斥責她不知廉恥。
高陽公主請求皇上饒辯機一條生路,皇上表示她可以離開內室監回房府,但辯機必須死。
皇上殯天
看皇上執意要殺辯機,高陽公主大喊道從今往後她與皇上的父女之情恩斷義絕,她要與辯機一同往生。皇上剛回到殿內就再次暈了過去,這次皇上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磕到頭部,再加上舊疾很難治愈。
辯機被抓起來砍斷脖子而亡,辯機死後,一群侍衛來到房府以知情不報為由將高陽公主的貼身侍女與仆人都抓了起來關在一間屋子裏。
皇上召來褚遂良,讓他以後與李績、長孫無忌忠心地輔佐雉奴,隨後皇上以李績北伐之後毫無作為改任李績為疊州都督,降了李績的官職,讓他從今夜起離開長安,最後皇上找來長孫無忌,讓他盡全力配合雉奴。
武媚娘派人傳信給雉奴,她想見皇上最後一麵,雉奴與高陽公主決定再幫她一次。
長孫無忌擔心地問皇上等雉奴登基後,吳王是否還要留在長安,為了鏟除後患,皇上決定安排吳王遠離長安做個刺史。長孫無忌聯係三十七名老臣寫了份奏疏請求皇上將高陽公主身邊的侍女全部誅殺,皇上歎口氣道長孫無忌還是不肯放過武媚娘。
皇上召來雉奴,告訴他自己已安排好賢良忠臣來輔佐他執政,皇上先將李績貶至疊州,等雉奴加冠登基後立刻將李績召回,這樣李績就會很感激雉奴,從此甘願為他赴湯蹈火。
雉奴感動地說父皇為他考慮了一切,皇上表示天下父母心皆如此。皇上留給雉奴一份遺詔,他要求雉奴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這份遺詔,甚至長孫無忌都不可以。雉奴為了幫武媚娘見父皇最後一麵,找人帶她從小路跑去甘露殿。
臨死前皇上召來長孫無忌,他讓長孫無忌留給武媚娘一條生路,讓她入感業寺,隻要武媚娘離開朝堂,就不會幹擾江山社稷,看此情形,長孫無忌隻好同意,武媚娘趕到甘露殿時皇上已經殯天。
武媚娘削發為尼入感業寺
夜裏武媚娘在承慶殿傷心哭泣,雉奴抱著她安慰她。一名公公為徐慧送飯,徐慧問他外麵為何那麼多人在哭,公公告訴她皇上駕崩了,被關在冷宮的徐慧此時才知道皇上離世的消息。
徐慧與武媚娘見麵,徐慧告訴她自己當初做的一切隻是因為太愛皇上,她從很小便因詩傾心於皇上,生性高傲的她從不交朋友,武媚娘是個例外,現在皇上駕崩,她乞求武媚娘的原諒,希望二人能重新做回好姐妹。
武媚娘問她玉鐲在哪兒,徐慧坦白道已經碎了,武媚娘表示她們的友情像玉鐲一樣,碎了就是碎了,不會再複合,她現在對徐慧的恨就像當初對徐慧的好一樣,她不肯原諒徐慧並發誓今生二人不會再相見。武媚娘走後,徐慧望著她的背影哭著說自己沒奢想她會原諒自己,隻是想再見她最後一麵。
當晚瑞安告訴武媚娘,徐慧在錦樂宮自裁而亡,她留給武媚娘一份遺物,一封信與一個複原的手鐲,徐慧在信中請求武媚娘讓雉奴把她安葬在昭陵皇上的墓旁,徐慧將武媚娘送她的玉鐲修複好,武媚娘抱著手鐲和信痛哭流涕。
武媚娘入了感業寺削發為尼,登基為帝的雉奴把瑞安留在了身邊。雉奴闖入感業寺,武媚娘卻表示自己是法號明空的尼姑,不是武媚娘,武媚娘看破紅塵的眼神讓雉奴心裏一緊。
吳王自從來到安州後每日醉心於垂釣,青玄問他為何每天不管安州事務在湖邊喝酒釣魚,吳王自暴自棄地回答安州有別的州官管事,當今皇上雉奴又勤勤懇懇地為國辦事,不用他多操心。青玄勸吳王別掉以輕心,先皇剛駕崩他就被發配到安州來,吳王相信雉奴的為人,他不會傷害自己的手足,但長孫無忌的確應該多加提防。
媚娘懷上李治的孩子吳王與青玄在湖邊聊天時忽然遭到刺客偷襲,還好二人反應及時躲過一劫。安州突然發生命案,從長安來安州做生意的十一人一夜之間遇害。青玄派人查出這十一人的身份,發現他們早吳王兩個月來到安州,表麵上做生意,但在房內有寫密信的明礬,還飼養信鴿十分可疑,青玄懷疑除了長孫無忌便是當今聖上派的人,吳王堅定地認為雉奴不會做出這種事。皇上李治在離感業寺不遠的地方練習劍法,陪他練劍的幾名太監一直讓著他,這讓他覺得十分窩囊。
高陽公主也來到此地,李治登基四個月已經找借口來到感業寺兩次,高陽公主問他既然如此想念武媚娘,為何不把她接回宮,皇上想起武媚娘那個看透紅塵的眼神搖了搖頭。皇上保證如果武媚娘有一天想回宮,就算拂逆長孫無忌,他都會把她接回宮中。皇上暗中讓感業寺靜音師父保護武媚娘,定時向他彙報武媚娘現在的狀況,武媚娘拿自己全部的家當跟靜音師父換取到感業寺的地圖與鑰匙。
高陽公主來到感業寺看武媚娘,兩人聊起皇上李治的現狀,現在長孫無忌處處限製皇上,就算皇上想封賜一個官員都要通過老臣們的同意。聊著聊著武媚娘突然吐了出來,高陽公主意識到她可能懷了孕,高陽公主誤以為武媚娘懷的是先皇李世民的孩子,武媚娘知道這是她與李治的孩子,但此事對皇上很不利,她沒有向高陽公主解釋。
高陽公主想趁此機會接武媚娘回宮,武媚娘拒絕高陽公主的好意,她打算一個人離開感業寺撫養孩子長大,她不希望孩子也陷入混亂的奪嫡之爭。大朝會馬上就要結束,武媚娘懷念起上次大朝會上放的煙花,她很想再看一次。長孫無忌向皇上稟告他派去監視吳王的十一人均被殺死,他懷疑是吳王下的手,皇上表示他知道吳王的為人,讓長孫無忌不要再多加猜疑。
皇上李治想把吳王調回長安蕭淑妃的兒子素節請皇上到她殿上吃飯,不好拒絕年幼兒子的請求,皇上立刻答應隨他同去。這時高陽公主的手下以緊急事情相報而攔住皇上。高陽公主告訴皇上,武媚娘懷了先皇李世民的骨肉,皇上強顏歡笑道該恭喜武媚娘。
高陽公主知道他對武媚娘的心思,她勸皇上心中盡是失落就不要再裝無所謂,她認為現在不能把武媚娘接回宮,否則武媚娘成為皇太妃,皇上就更得不到武媚娘。現在首要的是培養皇上自己的勢力,皇上打算將吳王調回長安加以重用。高陽公主提起武媚娘想看煙花的事情,皇上表示既然她要看,再放一次也無妨。
先皇李世民曾留給皇上李治一份遺詔,裏麵寫道如果武媚娘懷了先皇的子嗣,無論男女皆除之,隻留武媚娘一命即可。長孫無忌等人認為皇上軟弱,皇上每走的一步都會被老臣們掣肘,他不想再被束縛。
皇上對著龍椅發誓,他要與舅父長孫無忌一戰,且保證自己不會讓父皇失望。皇上飛鴿傳書給吳王,把他調回長安,讓他常伴君側。麵對密函,吳王卻高興不起來,這些天吳王總是做夢帶手下在太極殿逼宮,楊淑妃生前養了許多前隋的死士,他怕有一天前隋的人會找到他,讓他再次逼宮。青玄私下與前隋的後人聯係,他們打算聯合吳王,讓吳王逼宮。
皇上讓親信許敬宗提出將吳王調回長安的建議,結果被一眾老臣反對,長孫無忌的手下甚至當場參了許敬宗一本,不僅沒能將吳王調回長安,許敬宗還以貪圖名利之罪被貶了職。皇上來到感業寺外特地為武媚娘單獨放了一次煙花,武媚娘看到煙花摸著肚子,想著自己一定要逃離長安撫養孩子長大,這樣才能讓李治保住江山。感業寺外麵的李治則暗自發誓一定要把武媚娘留在長安,留在他的身邊。
武媚娘被接回宮蕭淑妃與王皇後霸占後廷互相爭寵,為了對付目中無人的蕭淑妃,王皇後打算拉攏一個皇上喜歡的嬪妃,她突然想起來武媚娘是最讓皇上上心的人。一個月後是文德皇後的祭典,王皇後想趁此機會見武媚娘一麵。
祭典當天武媚娘趁亂逃出了感業寺,手下向皇上稟告此事,皇上得空溜出感業寺出去找武媚娘,王皇後因此沒能見到武媚娘。武媚娘出去遇到一夥官兵,為了保住孩子她一個人不停地向前跑,皇上找到她並攔下了她,就在此時一群刺客衝出來突襲二人,皇上不幸中箭。
皇上勸武媚娘趕緊騎馬離開此地,武媚娘則拔出皇上的劍要與刺客對峙。吳王及時趕到擒住刺客,他趁此機會將長孫無忌安排在吳王府上的眼線李恭殺掉。皇上與武媚娘因此得救,一名受傷的刺客趁吳王與皇上說話時撿起箭用盡全力射向皇上,武媚娘及時發現並擋在了皇上身前,她雖將箭打飛,可還是受了傷。
幾名寒門弟子出身的小官在一起討論許敬宗被貶後,朝中徹底沒有寒門學士的地位,不知要何時才能飛黃騰達。他們正好遇到皇上帶著武媚娘與吳王回宮,皇上臨走前特意囑咐武媚娘好好休息,李義府看到坐在馬車中的武媚娘,便高興地笑了出來,他知道他又有了飛黃騰達的好機會。
長孫衝認為吳王沒有謀逆之心,他身邊的青玄則一直動機不純。長孫無忌讓驗屍官仔細地檢查李恭的屍體是否有可疑之處,驗屍官發現李恭的盔甲上有個小孔,李恭的背部則有被利器所傷的痕跡,痕跡很小常人用肉眼很難注意到。
由此可見李恭被極其鋒利的利器所傷,證明吳王已經知道李恭的身份,他趁此機會將李恭殺害,所以吳王存有謀逆之心,長孫無忌認為吳王不能被留在長安,應該盡快調離。第二十二章吳王成為皇子師長孫無忌希望把吳王調離長安,這次皇上沒有同意,皇上要求再多些時間考慮此事。
皇上與吳王見麵,他本來答應吳王一回宮就提拔吳王,可還是被長孫無忌阻撓了。現今朝政基本由長孫無忌等人掌控,皇上要做什麼一定要經過長孫無忌等老臣的同意。吳王理解他的苦衷,吳王表示如果皇上需要,他也可以離開長安。
皇上希望朝中有一個能真正幫助他的人,他想留吳王在身邊,最終皇上決定讓吳王留在宮中當皇子師,教皇子們習武練劍。
皇上將武媚娘安置在竹林雅軒,自從備受皇上寵愛的武媚娘回了宮,便有一群人爭先恐後地送禮給她,瑞安幫忙安放禮物。許久未見的瑞安與武媚娘聊了起來,李義府送給武媚娘一個金燦燦的海碗,意思為追隨武媚娘守住金飯碗,可武媚娘並不想在深宮中長待下去。
瑞安將宮中的現狀報告給武媚娘,王皇後家庭背景深厚,蕭淑妃恃寵而驕,兩人在後廷中鬥得火熱,大家閨秀王皇後人比較好,但蕭淑妃任性無理,有了孩子後反而變本加厲,瑞安勸武媚娘在宮中多加提防蕭淑妃。
蕭淑妃讓手下安排幾個眼線到竹林雅軒,一麵觀察武媚娘的作為,一麵留意王皇後的行動。蕭淑妃知道武媚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很高,當晚她便親自備了厚禮到竹林雅軒看望武媚娘,王皇後得知此消息後也去湊熱鬧看望武媚娘。
王皇後一出現便向二人顯示自己的地位,讓武媚娘日後不要忘了自己太妃的身份,武媚娘知道王皇後現在是後廷之主,她表示自己會恪守本分。
這時皇上派人請武媚娘到甘露殿一敘,王皇後與蕭淑妃隻好離開,武媚娘到甘露殿後,看到皇上與高陽公主特意為她演了一出皮影戲,戲的內容正是她當年在大朝會上一展英姿獲得武媚娘稱號的故事。李義府升職
武媚娘看到皮影戲感動落淚,皇上告訴武媚娘,她入房府之後先皇便把他們二人的故事講給他,讓他編排成皮影戲。想起先皇對自己的好,武媚娘激動地跑了出去,高陽公主問皇上為何要撒謊,皇上隻想讓武媚娘對父皇留下美好的回憶。
深夜武媚娘來到承慶殿看著文德皇後的麵具,想起她初入宮時偷麵具為先皇跳蘭陵王入陣曲的點點滴滴,之前她曾每日守在承慶殿點燈,期待先皇能見她一麵,這時皇上來到她麵前安慰她。
房遺愛與柴令武來到吳王府上一聚,吳王怕自己連累他們便勸他們離開,房遺愛表示他們也得罪過老臣,現在的狀況不比吳王好,兄弟們見麵開始喝酒談天。
皇上想讓武媚娘留下繼續輔佐他,為他支支招,武媚娘與皇上都認為解決目前現狀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寒門子弟,官宦世家長期霸占政壇,寒門子弟們處處被排擠,隻要利用好寒門子弟,他們也有機會扳倒長孫無忌。
皇上召李義府進殿,李義府的名聲並不好,周遭大臣以小人來評價他,李義府坦誠道自己就是小人,但忠心的小人比難以駕馭的君子好,他為了飛黃騰達,願意誓死效忠皇上,且先皇時期他曾經得罪過長孫無忌,如果不站在皇上這邊,他將永無翻身之日。
皇上讓李義府在半個月內去搜肱股重臣確鑿的罪證,雖然這位大臣以清廉出名,但李義府認為他在官場這些年不可能完全幹淨,皇上把禦書房裏所有批閱過的奏疏都給武媚娘送去一份,武媚娘為了幫他分析形勢,甚少休息。
皇上將李績調回到長安,當天早朝李義府彈劾褚遂良濫用權勢買百姓土地,褚遂良當場認罪,皇上撤了他的官職將他貶為刺史,而敢於進諫的李義府則被升了職。
緊接著又有一名名叫魯世寧的小官要彈劾太尉長孫無忌,不等他說話皇上便下令將魯世寧即刻問斬。皇上將吳王留在長安
在早朝上皇上故意說長孫無忌勞苦功高,如果再敢有人彈劾長孫無忌,下場與魯世寧相同。武媚娘在禦花園看到素節欺負一名皇子,仗勢欺人的素節拿著木劍打對方,對方卻不敢還手。看不過眼的武媚娘攔住素節並拿木劍打他的屁股,素節邊掙紮邊斥責武媚娘敢打他。
素節跑走後,那名皇子一直盯著散落一地的點心不肯走,武媚娘將那名皇子帶到竹林雅軒,給他拿點心吃,武媚娘讓他多吃點,不要再為了幾塊點心而受人欺負。
吳王到李績府上找他,可李績拒絕見吳王,還讓手下勸吳王早日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
皇上想讓吳王留在長安,長孫無忌卻依舊認為吳王有謀逆之心,李績一回來吳王就到他府上求見,由此可見吳王有惻隱之心,兩人打賭如果吳王身處要職地位沒有提拔房遺愛和柴令武,那長孫無忌將再也不提吳王謀逆之事,否則皇上需多加提防吳王。
皇子問武媚娘自己能否帶幾塊點心回去給母妃吃,看他可憐的樣子,武媚娘點頭答應。高陽公主來看望武媚娘,皇子見了高陽公主怯懦地打了招呼便起身離開,高陽公主告訴武媚娘,那皇子名叫李忠,是皇長子。
蕭淑妃回到殿內就看到受傷的兒子,她生氣地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輕饒武媚娘。李忠雖然是皇長子,但他的母妃是個出身低賤的宮女,宮中也沒人把他視為皇子,甚至他母妃到現在都沒有封號。
武媚娘教訓了素節便是得罪了蕭淑妃,高陽公主勸她日後在宮中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再卷入是非之中。
皇上親自到吳王府上委吳王以重任,皇上趁機問他是否知道李績回長安之事,吳王表示自己不知道,他的言行讓皇上有些戒備。
長孫衝把近幾日武媚娘的行蹤紀錄交給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覺得最近宮中有些奇怪,以往皇上在朝政上不會有太大作為,武媚娘回來後總是幹預朝政,長孫無忌認為得想辦法把武媚娘調出宮。第二十三章蕭淑妃陷害武媚娘
王皇後請武媚娘與高陽公主赴闕樓賞菊,二人到了闕樓卻不見菊花,這時王皇後讓手下呈上來金蠶絲繡成的菊花圖,她得知武媚娘最愛菊花,從武媚娘入宮以來便讓人連夜繡製菊花圖,今日正好完工送給武媚娘。
王德公公告訴皇上,蕭淑妃因素節得了重病無法來赴宴賞菊,一聽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生了病,皇上趕緊去賢靈宮查看素節的傷勢。
蕭淑妃告訴皇上素節的傷是武媚娘打的,皇上將武媚娘宣到內室監,蕭淑妃質問武媚娘為何要如此毒打素節,未等武媚娘開口,高陽公主便斥責蕭淑妃一派胡言,明明是素節仗勢欺人欺負李忠,狠狠地撞上武媚娘的肚子,現在反而倒打一耙汙蔑武媚娘。
由於高陽公主與蕭淑妃當時都不在場,無法還原當時的情況,皇上將李忠叫來,李忠卻說當時素節不小心撞到武媚娘的肚子,武媚娘就拿起木劍打了素節。高陽公主沒想到李忠如此怯懦,說了謊話。
武媚娘沒有解釋,皇上隻好罰武媚娘入承慶殿一個月誦讀經書思過。皇上讓太醫查素節受傷的真正原因,太醫稟告他毆打的傷痕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如果沒有受過傷的孩童在細嫩的皮膚上塗抹淤血膏,也會產生毆傷的痕跡。
蕭淑妃一身素衣闖入甘露殿,她直言道皇上偏袒武媚娘,一談到武媚娘,皇上立刻神色緊張起來,他警告蕭淑妃如果武媚娘有任何閃失,拿她試問。蕭淑妃問他喜歡自己是否因為她與武媚娘有幾分相似,皇上告訴她昔日率真可愛從不欺瞞的蕭良娣的確討人喜歡,但現在的蕭淑妃讓他倍感陌生。
王皇後約蕭淑妃到禦花園散步,二人聽到幾名下人在不遠處談論後廷形勢,王皇後被她們貶的一文不值,這時皇上正好遇到她們,大家都聽到了下人們的話,王皇後故意崴腳跌入皇上懷中,皇上溫柔地扶起她並邀她去拿鳳簪。
離開蕭淑妃等人視線沒多久,皇上又變回了冷漠的模樣,他表示維護王皇後的尊嚴是他的責任。吳王向皇上推舉官員,推薦的正是薛萬徹與柴令武,皇上意識到他與長孫無忌的賭局已輸,隻好派人監視吳王。武媚娘被人陷害致小產
一個月後,瑞安與綠芙去承慶殿接武媚娘回竹林雅軒,路上武媚娘遇到的嬪妃都沒有給她好臉色看,這讓她有些費解,武媚娘問瑞安緣由,瑞安隻好如實回答近來宮中傳有武媚娘懷龍嗣的謠言,一些人說武媚娘的孩子並非是先皇李世民的,而是當今聖上李治之子。
蕭淑妃打算暗中陷害武媚娘使其滑胎,蕭淑妃的貼身侍女憐芝實際上是王皇後的父親派去的眼線,憐芝將蕭淑妃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給王皇後,她說自己握有蕭淑妃陷害武媚娘的證據,如果她把這些證據交給皇上,一定能幫助王皇後扳倒蕭淑妃,王皇後沒有讓她這麼做。蕭淑妃雖然恃寵而驕但也不過是個紙老虎,真正該提防的是武媚娘。
武媚娘突然暈倒,瑞安請周太醫為她看病,高陽公主與吳王也來探望她,周太醫告訴二人現在武媚娘的胎象有些不穩,恐怕有人想害她滑胎。武媚娘並不是服用滑胎藥所致,而是有滑胎藥品接觸到皮膚,能做這種事的一定是她身邊的人。
高陽公主與吳王質問綠芙是否是她暗中偷偷毒害武媚娘,綠芙哆嗦地辯解不是她幹的,突然綠芙吐出一口血倒地不起。吳王發現綠芙牙齒裏藏有劇毒,咬破嘴唇便被毒死。
綠芙之前曾服侍過蕭淑妃,所以嫌疑最大的便是她,皇上問她有沒有做過讓武媚娘滑胎的事情,蕭淑妃發毒誓道不是她幹的。
夜裏武媚娘來到甘露殿請求皇上讓她離開皇宮,皇上想挽留她,但武媚娘在宮中被沒有得到更好的保護,皇上隻好答應她,高陽公主的生辰時會舉辦宴會,他會暗中安排人手把她送走。
高陽公主生辰宴會上蕭淑妃沒有眼力價地對武媚娘惡語相向,王皇後打著圓場說蕭淑妃喝多了。皇上以茶代酒敬武媚娘,武媚娘喝了一口突然腹部劇痛蹲在地上,太醫前來問診發現武媚娘流產了。長孫無忌提議送武媚娘回感業寺
武媚娘一醒過來便大喊道自己孩子在哪裏,高陽公主隻好告訴她,她突然小產滑胎腹中的孩子沒了。蕭淑妃以前認為武媚娘滑胎,自會離開皇宮,但她突然想通正是因為武媚娘的孩子沒了,武媚娘才更要長久地呆在宮中。
皇上私下派人去查武媚娘滑胎的真正原因,可周太醫等人認為武媚娘是被當初綠芙描眉所傷。王皇後備上安胎藥去看望武媚娘,正巧看到皇上在竹林雅居門口等候,王皇後便躲在一旁觀察皇上的一舉一動。
武媚娘打開門向皇上請安,皇上告訴她大理寺所查結果依舊認為武媚娘滑胎是綠芙所害。武媚娘認定王皇後為她特意調製的甘草茶有問題,隨後武媚娘關上門攆皇上走。皇上很擔心武媚娘,他隻好站在門外默默地向屋中張望,王皇後在不遠處感歎如果皇上也能為她如此失魂落魄一回該有多好。
瑞安將屋裏所有的利器統統藏起來,武媚娘讓他放心自己不會輕易尋短見,她讓瑞安將床邊的木箱拿來,木箱裏麵是她一直為孩子縫製的衣服,她熬夜將衣服趕製出來。
得知武媚娘小產後,長孫無忌立刻找手下寫奏折懇請皇上讓武媚娘回到感業寺,單憑奏折還不夠,長孫無忌親自來到禦書房懇請皇上送走武媚娘。皇上以武媚娘剛剛小產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他,長孫無忌提出讓武媚娘在宮中修養一個月,一個月後將她送回感業寺,皇上點頭答應。
武媚娘告訴高陽公主自己不會離開皇宮,她要找出害死她孩子的凶手,要留在宮中報仇。蕭淑妃猜測武媚娘可能是為了留在皇上的身邊而故意小產滑胎,她將此猜測告訴王皇後,王皇後指責她口說無憑,蕭淑妃卻認為貞觀時期宮中三位後妃的死都與武媚娘有關,且跟武媚娘爭寵的鄭婉言、蕭薔、徐慧也沒人落得善終。蕭淑妃勸王皇後多加提防,以免被人利用。第二十四章王皇後暗算武媚娘使其滑胎
夜裏皇上來到竹林雅軒,武媚娘卻不肯讓他進屋,皇上在門外向她真情告白,他表示自己能夠犧牲一切,性命與江山為了武媚娘他都可以不要,隻願武媚娘能幸福快樂,皇上哭著乞求武媚娘留在他的身邊。
得知皇上答應長孫無忌一個月後送武媚娘回感業寺時,高陽公主來到甘露殿勸皇上想辦法將武媚娘留下,皇上卻認為孩子已經沒了武媚娘也不會再呆在宮中,高陽公主將武媚娘要報仇的事情告訴他,現在隻有一個方法能將武媚娘留在宮中,那就是讓皇上賜給她一個封號。皇上指責高陽公主亂來,這種違背倫理的事情武媚娘是不會答應的。
高陽公主到竹林雅軒做客,她誇讚王皇後送來的帝女花編織圖很用心,不僅用金蠶絲編織,上麵還有陣陣清香,經她的提醒,武媚娘讓瑞安剪下編織圖的一塊送給周太醫檢查。
周太醫查出帝女花編織圖上的金蠶絲被蕪花浸染過,蕪花雖是活血化瘀之物,但它與甘草相克,武媚娘明白正是王皇後害她小產滑胎。武媚娘讓周太醫保密不要把此事告訴任何人,可受皇上委托的他還是將此事如實稟報上去了。
一個月的期限到了,可皇上並沒有送走武媚娘的意思,長孫無忌集結官位四品以上的官員,打算隔天在甘露殿外集體上奏,逼皇上將武媚娘送回感業寺。高陽公主得知此消息後立刻到竹林雅軒通知武媚娘,她勸武媚娘盡快與皇上結婚,這樣才能留在宮中,武媚娘卻認為她的提議太過荒唐。武媚娘表示自己不愛皇上,她不能與皇上結婚。
武媚娘即將離開皇宮,夜裏皇上獨自一人喝著悶酒,高陽公主來到甘露殿告訴他武媚娘寧願放棄報仇,也不願背叛父皇的事情。皇上苦笑地拿出父皇留給他的密詔,高陽公主看到密詔內容愣在原地,她沒想到武媚娘盡全力想保護的孩子,卻是父皇為江山可以隨意除掉的犧牲品。皇上力排眾議封武媚娘為昭儀
皇上突然頭暈,高陽公主扶著他就寢,皇上囑咐她一定要把密詔燒掉。高陽公主拿炭火燒密詔,剛燒了一點她就拿起密詔去了竹林雅軒。武媚娘坐在竹林雅軒哭泣,高陽公主諷刺她苦心經營的愛情,在父皇眼裏其實一文不值。高陽公主把密詔拿給武媚娘看,寒心的武媚娘自欺欺人道密詔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