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式發展路徑(2 / 2)

省委、省政府在2010年提出了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主戰略,貴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六大產業振興計劃,學院緊緊圍繞省、市要求,綜合自身實際,迅速調整專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通過整合資源提出“立足貴陽、麵向貴州、輻射西南”發展思路,組建了軌道交通分院、城鄉建設規劃分院、裝備製造分院和磷煤化工分院。

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突破了僅是安排部分學生實習、錄用部分畢業生就業的“校企關係”,建立了從專業設計、課程安排、理實一體、零距離培養、合作辦學、合作育人的“緊密型的校企合作關係”。四個分院都分別與省、市相關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啟動了委托招生、定向培養、開設實驗班的協議項目。兩年來的實踐證明,發展路徑決定了職業院校的服務能力的提升,不斷的探索才能尋找到人才培養的正確發展道路。

以特色和質量為核心競爭力

學校的內涵式發展是一種以學校辦學理念、管理製度、師資隊伍、課程體係、教育質量、辦學特色的內部因素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選擇。它更加關注的是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今後的發展將由“規模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未來的競爭將由規模大小的競爭轉為以特色和質量為核心的競爭。增強以“特色和質量”為核心的競爭力,加快構建教學質量的保障體係,即建立由決策指揮、教學運行、服務保障、質量監控、教學評價為係統的教學質量保障體係。

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盡快啟動和紮實推進“四大工程”,即職稱結構、學曆結構達標工程;“雙師”素質建設工程;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教學團隊建設工作。

抓好課程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堅持走“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之路,按照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和“課程設置基於工作崗位、課程內容基於工作任務、課程教學基於教學一體化”工學結合課程建設思路,全麵推進課程建設與改革。

抓好實訓基地建設。在繼續抓好校內實訓基地、實訓室建設的同時把重點轉移到與企業深度合作中拓展更寬領域、更多項目、更新設備,更新技術的實訓基地,讓校企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成為工學結合、社會實踐、專業實訓、頂崗實習的重要載體和平台,全麵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

抓好重點專業建設。構建具有學院特色的重點專業群。加快《學院專業建設規劃》的編製,圍繞軌道、機電、化工、旅遊、會計、園林、規劃建設、信息、藝術等九大類專業和裝備製造、軌道交通、城鄉規劃建設、磷煤化工、工商管理、旅遊管理等六大重點專業群建設,實施重點專業建設計劃,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大對外合作的力度,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采用國際化的標準,逐一改造、提升、整合現有專業,讓學院現有的專業,逐步成長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獨具特色”的重點專業。

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大學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迅猛。建院僅5年時間,招生專業從5個發展到今年的38個,高職在校生從254人發展到今年的6338人,今年新招高職生達3152人,在校生總人數達到10070人。規模的迅速擴大,一方麵是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麵也轉變為對教育質量的挑戰。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就是要堅定不移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戰略,轉變發展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

學院在加快發展、科學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始終把以“立德、樹人”作為最根本的任務,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從抓建立長效工作機製、抓實踐育人路徑的探索、抓文化育人品牌的打造、抓服務能力的提升著手,切實推進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全麵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著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全麵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大學。(作者係貴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責任編輯/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