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第五雪程永華卻是離二人離得老遠,讓李小福師徒二人有說話的空間。第五雪還在興奮當中,滿臉通紅,口中念念不絕。程永華細細一聽,卻是“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程永華不覺笑道:“你知道什麼啊?”第五雪卻是把頭一抬,說道:“哼,我就是知道小福會來救我們的。”程永華無語,卻是李小福師徒二人走了出來,忙迎上說道:“拜見前輩。”然後行禮。第五雪也是走上來,福了一福。納蘭明道說道:“這番多虧了你們倆個了,請受老夫一拜。”說完就要行禮。二人連道不敢,直接跪在地上。納蘭明道直起身來說道:“你們和小福雖然關係不淺,但是老夫不能平白受人恩惠,這樣,如若你不嫌棄,可願拜在我的門下。”這話卻是對程永華說的。程永華激動不已,忙磕了三個響頭,說道:“拜見師父。”納蘭明道扶他起來,然後轉身對第五雪說道:“你與小福——”,還沒說話,卻聽到第五雪低聲說道:“弟子也想拜入師父門下。”納蘭明道本來不想收這一點基礎也沒有的女子,但是想到這女子與小福的關係,心道便收了這個便宜徒弟吧。一念至此,納蘭明道說道:“也罷,我就收了你這個女徒弟吧。”第五雪連磕三個頭,然後站起身來,卻是淚流滿麵。納蘭明道說道:“本門名曰太上,乃為師自創,沒有祖師,也沒有那些個規矩,但是不得行惡卻算一條。你可明白?”眾人稱是。
李小福看到二人都拜到師父門下,也是高興,問師父道:“接下來我們怎麼辦?”納蘭明道略一考慮說道:“你們先回北京吧,為師還有點事情要辦。”李小福還想說話,納蘭明道略一擺手說道:“不要再說了,為師自有道理,你就先代我教授他們一點入門法訣,我會盡快回北京的。你現在是怎麼回事?怎麼我看你渾身半點精氣也無,隻似個凡人。”李小福摸了摸頭,說道:“弟子也不是很清楚。”程永華突然問道:“是啊,小福,你昨天怎麼突然就在我麵前消失了呢?到底發生了什麼?”李小福見眾人都麵含疑惑,也是無奈,說道:“我真的不太明白。打個比方,我站在那鶴中間,就覺得自己是那鶴,那鶴也覺得我是它的同類。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也不明白。”
納蘭明道揮了揮手,然後說道:“你這種情況為師也沒遇見過,不過應該是一種嶄新的境界,你自好自為之,還當修煉不斷,行了,我們下山吧。”
師父四人棄了仙鶴,慢慢下山。第五雪自然對李小福有說不完的話,就故意拉著李小福越走越慢。納蘭明道和程永華眼明似鏡,況且程永華也有很多問題要請教師父,自然願意和師父走在前麵。
第五雪抱著李小福的胳膊,低聲說道:“你知不知道,我一直相信你會來救我們的。”李小福歎了口氣,握住第五雪的手,說道:“謝謝。”第五雪臉有些發燒,但也沒有抽出手來,而是反手抓住李小福的手,說道:“我不要你謝。他們說你現在跟普通人一樣了,是不是啊?那以後我來保護你吧。”李小福笑道:“我哪裏需要人保護啊。”第五雪不似程永華,納蘭明道,對李小福消失之謎自然關心非常,這時又問道:“你昨天到底去哪了啊?又怎麼找到那麼通靈的仙鶴啊?”李小福說道:“你真想聽麼?”第五雪哼道:“愛說不說。”李小福說道:“其實我一直在爬山。”
一天之前。
李小福本來和程永華一起正趕路,突然之間便消失不見。那李小福到底去哪兒了呢?其實李小福哪都沒去。他還是在那,隻是再不為人感,不為人覺。他也不能看,不能聽,不能想,不能摸,不能聞,不能說。那李小福還存在麼?這是個問題。
佛道都是唯心。萬物因意識而存在。佛說萬千世界皆有我佛念力所化,道說一切由道所生。說來貌似簡單,但卻大道乾乾,不露不顯。修道之人,終極目標相同。但世人修道,都容易把某個不究竟的東西當做最終目標。修行者在某個階段,實在看不到相隔太遠的境界,那是沒有辦法的事。修道之人,說到底是拿修為換境界,再拿境界補修為,意思便是你的修為達到一定高度,必然會有境界的提升,境界一旦提升,修為也會跟著增長。李小福修道至今,隻見境界增長,修為卻無太大變化,不是說李小福修煉不勤,而是修道一途,乃是講究積累的過程。像李小福這般一進入修行,便得了破空之人的境界,後來又機緣之下悟得時空轉移之法,幾乎已證大道。但這終極問題,修道悟佛之人一般都是盡力避免的。直指本心,容易讓人盡失一切,蓋因修為不夠。所謂“修”,便是要一步一印,步步為營,境界提升也是如此。李小福境界提升的太快,修為沒有跟上,當一念根本時,便容易道消人亡,但李小福於無意之間悟得的那時空轉移之法,卻是奇異非常,那生滅之氣,將李小福身體漸漸淬煉的不同凡體,近乎仙體,不生不滅。但那一身修為就直接補了境界。那晚身體排汙,便是這一過程。但境界太高,卻無修為,容生不諧,是以第二天和程永華趕路時,再那無意之中便落入了空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