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時空轉移(2 / 2)

李小福心中歎了口氣,知道自己修為不夠,不然若是能夠幫師父一臂之力,師父豈會不帶自己。李小福卻不是納蘭明道如今所做之事,卻是危險之極,便是李小福修道有成,也不會帶他的,不然要是李小福身死,納蘭明道的衣缽誰予於傳?

李小福回到圖書館,柳葉本來生氣,看到李小福也不跟自己說話,便心軟,跟李小福說道:“怎麼了?誰惹你生氣了啊?”卻是不問李小福剛才所為何事。

柳葉如今和黃思雅一天一小鬥,三天一大鬥,身經百戰,心思細膩之處不是當年柳葉可比。

卻聽得李小福道:“我剛才見到師父了。”

柳葉訝道:“就在剛才?那他教訓你了?”

李小福道:“不是,師父不願留我在身邊。”

柳葉心道好險,要是留你在他身邊,自己可怎麼辦,對李小福道:“那倒是可惜了,你也別傷心。”

李小福卻是笑道:“我哪裏傷心了,隻是在想師父到底要做什麼事,師父不說,像是非常重大。”

柳葉知道李小福有個師傅,卻是不知李小福乃修道之人,隻是以為李小福學的是俗世武功。李小福也隻是隨口一提,沒有細說,若是柳葉知道李小福修的是道,也不知是何想法,不過最大的可能就是連道是什麼都不知道。

夜半子時,師徒倆人。

如今李小福文始真經已有小成,體內精氣如江似河,奔流不息,連識海之內精氣也壯大不少,連帶李小福的意識之力怕是可以比肩納蘭明道。

修真之人難以修煉意識之力,原因就是沒有適合的法訣,而且頭乃眾竅之首,誰敢在頭裏試驗修煉,況且意識不似精氣,捉摸不透,自古以來,修煉的人要麼身死,要麼入魔,最後修行界便不再這方麵有所嚐試了。

納蘭明道探查了一下李小福的狀況,心下了然,問道:

“何為生?”

李小福聽得師父聲音不大,音調也不高,可是腦海卻倏然多了很多神念信息,這些信息有一層又一層的設問,表達了納蘭明道修道時對於生的各種各樣的思考,卻又很難又言語道出。

李小福不知這是何種神通。

道修長生。何為生?

李小福苦思良久,才道:“弟子不知。”

納蘭明道心中欣慰,知道李小福天性醇厚,日後也不會走上邪路,緩緩說道:

“存私,生息輪回者為生。”

如果李小福心中有生的定義,那麼在李小福看來不屬於這個定義的便是非生。他日李小福遇到非生之生,便不會心生憐憫。

此番神念進得李小福腦中,李小福似有明悟,反問道:“何為修?”

李小福雖然沒有納蘭明道的那種神通,可是納蘭明道卻感到神念入腦,層層疊疊,知道小福心中所惑所感。納蘭明道暗歎小福悟性之高,世所僅見。

若能跳出生息輪回,便是長生。修道修道,不問道,隻問修。

“知來處,得去處,合來處去處。為修。”

天地不仁,乃天地無私。所謂逆天修行,非是逆天,逆我而已。人本不可長生,輪回為生,也無神通,用者為神。修行人借天地之力,非來逆天,而是來認識自我,知來處,得去處,求得與自然如一。

納蘭明道看著李小福兀自在那思考,便對李小福說道:“這些隻是為師的思考,你要取其精義而用,為師想的未必就是真正的道。”

李小福半晌才道:“師父境界,弟子隻能仰望,剛才說的,我也隻能悟個半通,還有很多疑惑。”

納蘭明道終於笑道:“能悟個半通,就已經不錯了。為師百年才有此悟,你若片刻悟去,為師豈不是要羞愧至死麼?”

李小福看到師父開心,心想有沒有師父的差別太大了,如果今天沒有師父教誨,這番道理自己便是再修百年,恐怕也難以悟曉,就誠心跪下,拜了一拜道:“多謝師父。”

納蘭明道也不阻攔,道:“你站起身來,剛才隻是檢驗你之前所學,現在為師教你物用之法。”

物用之法,就是運用精氣的法門。精氣乃得自萬物,又被用來運使萬物,是以稱作物用之法。此種法門,必得身體精氣充溢方可修煉,不然精氣用不得補,最後會透支自己身體精氣,淪為廢人。而且物用之法,乃爭鬥之法,納蘭明道之前不教小福,一是因為修為不夠,再則怕李小福濫用此法,傷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