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後記:活下來的隻能是英雄(1 / 1)

寫成這本書太難了。戰勝這個難,我用了近5年時間。

這5年,我利用各種機會,采訪了幾百位知情人士,根據采訪錄音做的記錄就有70多萬字,足跡遍布國內大部分省會城市,也遠涉重洋,去了解海外中興——所有這些濃縮成這樣一本書。我認為我的創作活動是嚴肅的,如果說有不嚴肅的地方,那就是我一直未告訴我的采訪對象,我在寫一本關於他們的書。

這是一部中國通信設備製造業巨頭與跨國巨頭征戰史的縮影,是一本關注中國頂尖企業命運的書。書中大量的第一手采訪資料,披露了中國頂尖企業競爭的內幕。而這些所謂內幕其實隻是還原一些事實,抹去那些流傳於坊間的傳奇色彩。中興人驕傲,因為他們這樣的優秀企業從此讓世界改變了對中國產品的低價印象,讓國外同類企業不再在中國市場獲取壟斷收益,讓國外資本用真金白銀去通過流通市場成為股東,更讓一批批有誌青年有了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我嚐試總結中國優秀企業的戰略實踐以及中國優秀的企業文化。因為我發現中國企業不需要盲目崇拜國外巨頭,我們身邊的標杆更親切,更可學。

我不諱言我的立場和態度,記錄視野所及,遺憾視野所不及,期待所有關注中國企業的人都來關注這本書。

20年來,中國通信設備製造企業從幾百家變成幾家,活下來的隻能是英雄。我講述的,無非是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的一段故事。中興就像一片穀地,經曆了20年的河流衝刷,已經變成了百倍於最初規模的河流和湖泊。探詢她的20年曆程,我認為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我要真誠感謝我的領導和同事,是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使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采訪和創作。我要真誠感謝5年來先後接受訪談的幾百位人士,沒有他們無私的幫助,這本書不可能完成。我不想辜負他們。

我還要感謝我的合作者尹生先生,在2004年的最後幾個月裏,我們聚到一起,蝸居在深圳,夜以繼日地“碼”字,我們的身體都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當春天再次來臨的時候,相信我們的身體也會好起來。

這本書的出版幾經波折,一度“養在深閨無人識”。在北京寒冷的冬天,我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一個人奔走於北京的東西南北,前後接觸了10多家出版社。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臧雲鵬先生一見如故,當即敲定出版計劃。正是臧雲鵬先生和本書責任編輯位靈芝小姐在短時間內付出的巨大努力,才使得這本書能夠這麼快出版。從他們身上,我深刻感受到出版人值得敬佩的敬業精神。

中興一直以來是強調規範運作的上市公司。需要在此鄭重聲明的是,這不是一本關於中興曆史的書,隻是為中興曆史進程提供了一個個人視角。本書涉及到對一些具體人和事件的評述,僅代表我本人的觀點。盡管我始終努力尊重事實(這也是我認為本書最值得讀者關注之處),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局限,事實難免會有少許出入。“文責自負”是一個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責任意識,如果因為我的不恰當的評述,傷害到相關當事人,我真誠希望能得到你們的諒解。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親人,是他們給了我堅持奮鬥的理由。參加工作幾年來,我始終堅信,隻要倍加勤奮,總會有屬於我的成長機會,雖然曆經坎坷,我還是以誠實的勞動表達我對生活最真誠的熱愛。我相信,這也是我的親人希望得到的最好回報。

米周

2005年1月18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