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作者:韓浩月
“旭日陽剛”要上春晚了,因為翻唱汪峰的作品《春天裏》,這對農民工組合成為2010年網絡紅人。通過央視《我要上春晚》的這個平台,千萬網友用投票的方式,把“旭日陽剛”送到了兔年春晚的舞台。34.1%的投票率再次驗證了“旭日陽剛”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那時光裏,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裏”——當眾多網友把“旭日陽剛”的翻唱視頻發在論壇、博客、微博裏之後,幾天時間裏被轉發了成千上萬次,我們熟悉的網絡造星運動再次展開,隻不過,這次造的不是以惡心的作秀博出位的惡俗明星,而是具有代表意義的兩位農民工。很多網友在轉發時都附加了這樣的評論,“太帥了!”。
這的確太帥了,兩個老男人,兩條煙熏火燎過的嗓子,兩張堅毅滄桑的麵孔。在出租屋裏,他們也許是一瓶白酒剛剛下肚,於是,這首被認為是比汪峰還搖滾的翻唱版《春天裏》誕生了。據說他們中間的一位,因為演唱時赤裸上身而想過把視頻刪掉,但像這種洋溢著旺盛生命力的歌聲,一旦放到網上,怎會不如同病毒流竄,它不再是專屬於某個演唱者的作品,而成為無數網民的心聲。
必須要寫到這兩位農民工的名字,劉剛和王旭。在走紅之後,他們先後參加了星光大道、挑戰麥克風等電視節目,相比於出租屋內更為原生態的演唱,麵對鏡頭他們的氣場不再那麼強烈,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們繼續引起廣泛而強烈的共鳴。在幾位大學生為他們精心拍攝製作了MV之後,新一輪的流傳在重新開始。
與此同時,一部名為《老男孩》的電影視頻亦通過網絡廣為轉發。《老男孩》的創作者為肖央與王太利,2007年他們曾以一首《男藝妓回憶錄》走紅網絡,此次拍攝《老男孩》,終於得到了讚助,促生了這部有技巧、有真情的電影,音樂人王兵在轉發《老男孩》的片尾曲時評論道,“讓我一下午聽一遍哭一遍的歌。”“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
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模樣?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隻好祭奠嗎,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和《春天裏》一樣,《老男孩》片尾曲的歌詞,有無奈,有感傷,也有隱藏至深的一種力量感。
《老男孩》的故事說的是一對中年兄弟對校園生活的回憶,以及對現在生存狀態的感慨。那些老男孩們,有一邊吃著泡麵默默流淚的,有一邊忍受老婆辱罵麵無表情的,有獨自在出租車裏茫然四顧的……這些電影畫麵,描繪出了當下底層社會男人們的滄桑與落寞,愈加映襯出曾經的夢想實現起來是多麼的艱難。對應現實的生存環境,相信很多男人都會忘掉一個老男人應該具備的矜持,想放肆地流一次淚。
《春天裏》和《老男孩》持續升溫的熱度,其本質原因並不在於作品過硬的質量,而在於這兩部作品將視線對準了一直被忽略、被忽悠的人群。底層民眾通過文藝發聲,已經很久沒有形成過這樣的反響,假設每年有幾十種、幾百種這樣的作品出來,國內的文藝土地也不至於這麼貧瘠,我們也不必忍受那些大而無當、空洞無味的作品。
被學院派把持的文藝界和娛樂圈,雖然經受了超級女聲等草根選秀節目的衝擊,但影、視、歌的創作,仍然是屬於少數具有娛樂話語權的精英,《春天裏》和《老男孩》的流行,見證了民間創作的蓬勃力量,這種力量如果不被壓製,得以廣泛地爆發出來,它的未來會完全超乎我們想象。如果“旭日陽剛”和《老男孩》的創作團隊,能通過網友的支持激發創作靈感,紮根於民間提供新的原創作品,那麼在未來的時間裏,他們將會贏得更大的聲譽,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為老百姓寫歌、拍電影的人。
現在是冬天,可詩人說過,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看見了春天裏的那個老男孩,正在抹掉回憶與傷感,一路狂奔在通往自由和幸福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