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煤礦推進內部市場化管理的主要條件,要本著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級管理者的經濟責任,可以實施經營風險抵押金製度,將收入與工作成績掛鉤,調動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各級管理者的責任心和慎重使用決策權。
(二)建立企業內部價格管理製度
企業內部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價格自我管理決策機製是內部市場化管理能否有效進行的基礎和關鍵。內部市場化管理領導組要高度重視內部市場價格的製定和管理,配備精通業務、思想過硬的企業價格管理人員,以勞動及各類消耗定額為基礎,以成本項目為對象,在充分考慮市場主體可控性的前提下,對工資、材料、修理、加工、服務及其他各類費用等項目進行測算,製定內部各項產品、勞務的綜合價格,形成內部市場價格體係,並編緝成企業定額手冊下發執行。同時要結合企業實際不斷調查研究,調整不合理的內部價格從而使內部價格體係趨於完善。企業內部定額單價既要具有先進性,又要留有餘地,是大多數基層生產單位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標準。如果定額標準過高,多數人經過努力還是達不到,就會挫傷基層單位的積極性。
(三)完善市場調控體係,建立考核機製
煤礦應該加強內部市場化組織領導,建立內部市場決策和調控機製,分解內部市場指標,審定內部市場價格,協調內部經濟糾紛,調控內部市場運作。內部市場化管理辦公室應該製定嚴格的考核辦法,建立考核體係,製定獎罰辦法並及時兌現獎懲結果,維護考核的嚴肅性。通過每月的集中考核,互相講評、互相找不足、尋差距使各區隊和科室明確自己的整改方向,這樣可以極大提高各區隊和科室的內部市場化管理水平,促進內部市場的健康有效運行,確保各項經營指標的完成。
(四)加強技術管理和樹立技術成本意識
煤礦企業在推動內部市場化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技術的經濟效益分析,應由生產礦長、總工程師負責組成技術小組,立足於礦井的實際生產情況,在生產技術的選擇和使用上貫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則。對每一個工作麵,無炭柱、斷層等都需要製定多種施工方案並進行比較分析,選擇出最佳的方案,減少企業人力、物資的消耗量,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要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對技術創新的獎勵力度,形成一套適合礦井的技術科學、管理有效、成本較低的技術體係,大力提高企業職工的勞動效率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提升。
三、結語
總之,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的實施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的係統工程,煤炭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內部市場化管理的特點和基本規律,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麵衡量,穩步實施,不斷改進和完善內部市場化管理的基礎工作,這樣內部市場化管理的效果才會逐步凸顯出來。
【參考文獻】
[1] 張瑞玉.煤炭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探究[J].中州煤炭,2009(9):139.
[2] 張枚潤.煤炭企業內部市場化運作模式初探[J].中國煤炭,2008(6):40.
[3] 趙國軍.績效管理方案設計與實施[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2-14.
[4] 劉小麗.國有大型煤礦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及實踐[J].煤,200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