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苦禪經(2 / 2)

當時,雲義雖然從中理解了些‘法’的概念,但卻無法更深層的了解其中深意。

此時再度聽到這些話語,雲義的心神中似乎正在生長一棵萌芽。這,萌芽中生長著佛法的無邊,與佛家的真理。

雲義無法理解這些真理,但他曾經得到過一本《苦禪經》,也曾經閱讀過這部《苦禪經》,當時無法真切體會經文中所講訴的道理,直到此刻,他才隱隱的知道了這《苦禪經》經文中的深意。

在《苦禪經》中曾經介紹過一名佛家大聖的成佛之路。這位大聖名為真如,相傳真如大聖在成佛之前,隻是一名佛家寺院的小沙彌。

隻因寺院被毀,心生怨念,走上了一條成魔的道路。然而,真如心神清澈,不願生活在血腥與殺戮之中。

於是乎,真如找到了一處破爛的寺院,決心遠離塵世恩怨,專心禪悟。

如同閉關似的參悟一直持續了上千年,直到真如頭頂顯現佛家金光時,真如才再次走向了凡塵。

一件袈裟,一杆佛杖及一個缽盂是當時真如的全數家當。

遊走在大陸的各個角落,真如一邊品嚐著塵世的酸甜苦辣,一邊苦苦的修行著自己仍然不算純淨的心靈。

又是一千年過去,真如的頭頂終於顯現第二道金光。

兩千年過後,擁有兩道金光的真如仍然如青年一樣英俊,也成為了一個半佛。

但,真如很清楚,他的苦禪之路仍然沒有完成,要想成為真正大佛。他的路還很遙遠。

千年遊曆之後,真如知曉了世間的疾苦與歡樂,他又一次選擇了閉關參悟。

終於,又過了五千年,真如頭頂顯現了八道金光。距離九光大聖隻剩下一步。

這時,真如突然想起,在入得佛門之前,他似乎還有一個母親。

於是乎,真如又一次走出寺院,來到了自己的家鄉。

幾千年已過,原來的家鄉早已變換了樣子,母親甚至母親的其他後人也早已死去。

“阿彌陀佛!”

真如口念佛號,大袖一揮道:“塵歸塵,土歸土。一切塵緣就此消散而去吧!”

微風拂過,家鄉內的一切跡象就此消失。甚至連那空間中的氣息也飄散到了遠處,落入了浩瀚蒼穹之內。

這一刻,真如頭頂終於顯現第九道金光。

肉身成聖,參悟了所有的真如成就真如大聖。

......

回想到此處,雲義心中難免出現反抗。真如用了整整七千年的時間讓自己脫離凡塵,成就無上大聖。

真如同陳阿牛一樣,都放棄了自己的恩怨,一個用七千年時間參悟佛家真理,一個成立宗門,潛心閉關。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真如和陳阿牛都成功摒棄了凡塵世間。但雲義能做到麼?他可以放棄對至親的尋找麼?他可以放棄自己的恩怨麼?

雲義不知道,但顯然現在不行。

“到底何為對?何為錯?陳阿牛因為弑殺被稱作嗜血惡魔,但他最終創辦了青牛宗,且為了抵抗上界而失去了青牛宗的全數力量。

他的做法是對,還是錯?我想,陳阿牛自己不知道,世間修士也不知道。同樣,雲義也抱著懷疑的態度。

再就是《苦禪經》中記載的這個真如大聖。他用了幾千年參悟佛家真理,但最後還是因為一件凡塵牽掛而不得成聖,直到最後,真如再次回到家鄉,抹去家鄉的印記,他才最終成聖。

雲義不知道自己能否向陳阿牛和真如一樣最終成聖。但他心裏清楚。世間有太多事情牽掛著他,在沒有完全摒棄這些牽掛之前,他無法成聖,也不需要成聖。

......

短暫的冥思後,深邃的空洞山內再次回蕩獸吼之音。

火焰獸開始了對修士的攻擊。

“不知楚夢君和羅景騰怎樣了?是否能逃離?”睜開雙目的雲義看向身後,難免為劍宗弟子擔憂。

按理說,雲義應該去救楚夢君,但此時他麵帶麵具且是天魔崖一方之人。如果此時貿然反叛,極有可能會引起紫龍等前者的注意。甚至在丟掉自己工作的同時,也可能給楚夢君兩人帶來遭難。

“希望你能順利脫險。”對於劍宗,雲義不願再回去,但這不代表他不再是劍宗弟子。此刻不去解救楚夢君兩人。

一是他不願暴露自己的身份。

二是,他對楚夢君羅景騰兩人有信心。雖然有蠻牛道人等人的圍攻,與火焰獸的襲擊。雲義始終信心兩人有能力脫險。

然而,沒等雲義收回期盼的目光,空洞山突然傳出了震動天地的嘯音。

洞穴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