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管理的含義(1)(1 / 2)

一天下午,我跟自己的一位學生進行了一番交談。這位學生聰穎且勤學好問。他想了解我所知道的管理——這正是我在世界各地都講授過的內容,他問我能否抽出時間談一談我所熟知的這一領域。我很欣賞他的鑽研精神,於是回答了他所提出的種種問題。當我們漫步於公園,就問題與答案彼此進行交流時,這本書便在我腦海裏成形了。

我知道,20多年來,您一直在研究管理與領導的過程。究競什麼是管理?

首先,我們必須定義管理一詞的含義。

傳統管理理論

我發現在某些語言中,比如瑞典語、法語和塞爾維亞一克羅地亞語中,“管理”一詞沒有對應的文字。在那些語言中,常常用“指揮”、“領導”或“行政管理”一類的詞來代替“管理”。當他們打算表達我們在美國所說的“管理”時,往往用英語中的這個詞來表達。例如,在西班牙語中,管理一詞文字上譯為"manejar",意思是“處理”,而且隻用來指馬或者是小汽車。當他們想說美國人意義上的“管理”一詞時,他們用的是“指揮”或“行政管理”。

管理過程難道不是一致的嗎?

不一致。在某些國家,那種在美國所實行的、並且在美國商學院中所教授的管理過程是法律所禁止的。在南斯拉夫過去的自我管理體製下,如果管理者替企業做出了單方麵的決策,他就有可能受到犯罪起訴。在南斯拉夫,管理被認為是一個民主談判的過程。因此,管理者隻能是“建議”,而決策是由工人來做的。在以色列的集體農莊"Kibbutz"中,書記掌握著管理權,但這一職位要定期重選一次,以防有人能長期統治別人。

您的意思是說,集體農莊的書記管理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去擠牛奶了?

還有可能在飯廳服務或者去刷盤子。在那裏,管理不是永恒的,就像沒有哪一個選舉出來的政府是永恒的一樣。這種做法會使“開會”失去意義,他們都不是職業的管理者。

那麼,究竟什麼是管理呢?如果某些語言對此沒有直譯,某些社會政治製度又否認管理,或是在實踐中禁止管理的話,字典中的同義詞能否提供足夠的定義呢?

你覺得有哪些同義詞?

“決策”、“操作”、“計劃”、“控製”、“組織”、“管轄”、“達到目標”、“領導”、“激勵”、“完成任務”……

在好幾本字典中,“管理”的同義詞就是你已提到的這些。還有一些讓人迷惑的同義詞,例如在《美國大學生詞典》中,包括有“支配”和“統治”,《牛津詞典》加上了“操縱”和“共謀”。不過非常有趣的是,我所見到的詞典中沒有哪一本把“領導”或“激勵”列為其同義詞。

我不喜歡“共謀”和“操縱”一類的同義詞。

那得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才成。讓我們分析一下我們所提到的除“領導”與“激勵”之外的所有這些同義詞的共同特性,看看這一理由是什麼。想像一下這些詞所描述的過程,讓它們的含義活起來。你能找到其共同特性嗎?操作——計劃——控製——組織——管理——達到——完成。

它們都是單向過程,管理者告訴被管理者做什麼。管理者決定該做什麼,而被管理者不過是完成那一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

為什麼我們把管理者稱為部門的“頭兒”,而把難得的下屬叫做“右手”,這就是原因所在!右手能恰如其分地完成頭讓它做的事,而左手行動起來就像是它還有自己的意誌一樣,左手不是完全可控製的。

但管理者同時也被稱為是監督者呀!

因為監督者被認為具有更為高遠的眼光。瞧一瞧軍官的徽章,你可以把美軍軍銜徽章所代表的漸進的等級比喻為從樹上爬到了天上。

尉官的杠代表樹幹,上尉有兩杠,他正在爬樹。少校有片葉子,代表著樹頂。接下來上校是像鷹一樣在翱翔,而將軍所擁有的則是星星了。在組織等級中越往上走,他們的視野就應該越寬闊。這種哲學的問題在於下屬的低下位置。他們在樹上的位置越低,他們能看到的就越少,讓他們知道的東西也越少。聽聽這個詞:下屬,他們是所屬的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