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的一瞬間,小周真的絕望了。
第二天,她離家出走了。什麼都沒帶。
她走進了一家藥店,要求買一些安眠藥。
藥店的店員看她頭發淩亂,眼睛紅腫,不願意賣藥給她。她說是幫家人買的,店員才狐疑地給了她一把白色藥片。
小周無心細看,接過那些藥片,坐車去了母親的墓地,一路上,她無法阻止自己的眼淚。途中,她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但是他沒接,她知道,他一定又醉倒昏睡在那個不見陽光的房間。
荒郊野嶺,小周趴在母親的墳頭大哭一場,吞下了那些藥片。她躺下來,靠著母親的墳墓,看著天空、陽光和高處的樹葉,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她的手機一直在響,短信不斷地鑽進來。誌明在短信裏懺悔並央求她趕快接電話。但她根本不理,任由自己的眼淚,劃過臉,流進泥土裏。
後來,她睡著了。等她醒來,誌明已經在她身邊。他把她抱上車,用自己的衣服緊緊裹住她。
她並沒有死。藥店的店員感覺到不對,隻給了她一把白色的維生素藥片。
從那以後,誌明對她好多了。他們的兒子很快誕生,這讓小周的生活多了一些希望。盡管與婆婆總是摩擦不斷,但是她想,隻要誌明和孩子對她好就行了。
如果心裏堵得慌了,她就會來我的咖啡館,找一個靠窗的位置,和我聊聊天,把家裏的事情都告訴我。對她的家事,我不便過多地評論,我隻是告訴她,隻有多忍耐,然後,多換位思考吧。
有時候,換個位置,好多事情就能從不可理解變得可以接受了。比如她婆婆,從那個困苦的年代過來,現在生活好起來了,有些生活習慣改變不了,也是正常的。
有時候,她會問我:“為什麼要一直忍著?”我說:“因為忍耐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忍無可忍的時候,想想那些好的部分。如果你不能接受徹底的破碎和分離,那你就隻能改變自己,承受那些不好的部分。與其徒勞地與那些事情對抗,不如沉靜下來,看它會變成什麼樣。忍耐,有時候也是會換來回報的。
我講我母親的例子給她聽。
我母親小時候,她的繼母對她很凶,她一直忍著。後來,母親結婚、生女,繼母老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繼母有了變化,她的性情沒有那麼暴戾了,還開始幫著母親帶孩子。
等她們都老了,她們的關係變得前所未有的好。
世事的變化,是無可預料的。我們不如靜觀其變。
一年多以後,事情果然有了變化。
有一天,小周穿了一件新衣服來咖啡館。她說,這是她婆婆給她買的。
(摘自《婦女之友》)